太阳成集团tyc7111cc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English
路径导航: 首页

从母亲糖尿病“痊愈”说起(上)

来源:中医科 作者:于成瑶 本页责编:王占荣,原驰
人阅读

 

 

母亲糖尿病“痊愈”的经历

母亲年轻时爱吃甜食,各种原因吧,她55岁时(1993年)因口干查体,发现空腹血糖六点几(mmol/L),稍高于正常值。从此,她一直用“管住嘴、多吃菜、多吃粗粮、七分饱”的方法,加上她本来就勤快,腿迈得也不少,到2009年春节前她70岁时,血糖一直正常。期间未用任何中西药物。

那年春节,母亲多吃了点好糖,春节刚过查空腹血糖十一点多(mmol/L)。2010年最新糖尿病诊断标准(ADA)之二:空腹血糖FPG126 mg/dl7.0 mmol/L),空腹定义为至少8小时内无热量摄入。母亲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了。医生开了降糖药,她一片没用,也没用中药,只管住嘴,一个月后复查空腹血糖降到了五(mmol/L),她的血糖降到正常范围内,并一直保持至今。当然,含糖的美食也是母亲享受生活的一部分,只是不过分而已。

以上血糖检查结果报告均出自三甲医院。

其实书上也讲,糖尿病首先是饮食、锻炼等,控制效果不良的情况下再用药的。诸位医患朋友,你可不要对药物先产生心理依赖哟。

也许,母亲这么严格地管住嘴,使血糖降得这么快不一定可取,不一定适合每一位患糖尿病或血糖升高、糖耐量异常的朋友,但太阳成集团tyc7111cc想说的是一条糖尿病康复之路的希望和道理。

简介糖尿病概念、机制及其治疗原则

◎ 目前,糖尿病的诊断依据是血糖值异常升高。

的确,血糖高,并不一定是糖尿病。血糖异常升高的范畴大于糖尿病的范畴。仅血糖异常升高而未达到糖尿病标准,则是通往糖尿病的前期阶段,其康复原则是一致的。2010年最新糖尿病诊断标准(ADA)没提“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目前,糖尿病仍以血糖异常升高到一定标准为诊断依据。

目前,中医内科学一般认为:中医的“消渴”和西医的“糖尿病”二者的范畴大致相当。然而,一部分“三多一少”的病人血糖并不高,一部分血糖高,甚至糖尿病病人,没有症状,只是在查体时发现,没有感觉。中医“消渴”的概念千百年来变化不大,“三多一少”是其概念所描述的典型表现。传统中医没有“血糖”的提法。西医的包括糖尿病在内的多种疾病的诊断标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的,朝着越来越严格、越健康的标准发展。中医、西医面对的是同一个问题——生命的健康。角度不同、体系不同而已。各有所长,互相补充,彼此促进发展,使人类更全面、更清楚地看待生命。

◎ 不良生活习惯和亚健康、疾病是因果关系。

除了“所谓遗传因素”外,高糖、高热量饮食和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是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原因。胰岛素降血糖,血糖高促使胰岛素分泌,以保持血糖动态平衡。胰岛素分泌失调和糖代谢失调,可以看作糖尿病病理机制一体两面。

目前,西医内科学仍以一般治疗、饮食治疗和体育锻炼作为糖尿病治疗的前3点,第4点是药物治疗。这和中医的理念不谋而合。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