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成集团tyc7111cc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English
路径导航: 首页

夏季容易发生严重的传染病——霍乱

发表日期:2018-07-24 来源:感染科 作者:刘雷 本页责编:左彦
人阅读

进入到暑期,食物很容易发生腐败变质,这些孳生的因子也是引起感染性疾病的祸首,此期易发生的严重的传染性疾病之一是霍乱。霍乱是因摄入的食物或水受到霍乱弧菌污染而引起的一种急性腹泻性传染病。每年,估计有300万~500万霍乱病例,另有10万~12万人死亡。病发高峰期在夏季,能在数小时内造成腹泻脱水甚至死亡。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所引起的,O1型霍乱弧菌和O139型霍乱弧菌这两种霍乱弧菌的血清型能够引起疾病暴发。大多数的疾病暴发由O1型霍乱弧菌引起,而1992年首次在孟加拉国确定的O139型仅限于东南亚一带。

非O1型霍乱弧菌、非O139型霍乱弧菌也可引起轻度腹泻,但不会造成疾病流行。最近,在亚洲和非洲的一些地区发现了新的变异菌株。据观察,这些菌株可引起更为严重的霍乱疾病,死亡率更高。因此肠道门诊在此期间逢泻必检。

霍乱弧菌存在于水中,最常见的感染原因是食用被患者粪便污染过的水。霍乱弧菌能产生霍乱毒素,造成分泌性腹泻,即使不再进食也会不断腹泻,洗米水状的粪便是霍乱的特征。

正常胃酸是可以杀灭霍乱弧菌的,此病的发病机制是当胃酸分泌缺乏或低下,或入侵的霍乱弧菌数量较多,未被杀灭的弧菌就进入小肠,在碱性肠液内迅速繁殖,并通过粘液对细菌的趋化吸引作用、细菌鞭毛活动及弧菌粘蛋白溶解酶和粘附素等的作用,粘附于小肠粘膜的上皮细胞表面,并在此大量繁殖。

临床表现:

1、泻吐期

泻吐期多以突然腹泻开始,继而呕吐。一般无明显腹痛,无里急后重感。每日大便数次甚至难以计数,量多,每天2000~4000ml,严重者8000ml以上。初为黄水样,不久转为米泔水水样便,少数患者有血性水样便或柏油样便,腹泻后出现喷射性和边疆性呕吐,初为胃内容物,继而水样,米泔样。呕吐多不伴有恶心,喷射样,其内容物与大便性状相似。少部分的患者腹泻时不伴有呕吐。由于严重泻吐引起体液与电解质的大量丢失,出现循环衰竭,表现为血压下降、脉搏微弱、血红蛋白及血浆比重显著增高,尿量减少甚至无尿。机体内有机酸及氮素产物排泄受障碍,患者往往出现酸中毒及尿毒症的初期症状。血液中钠钾等电解质大量丢失,患者出现全身性电解质紊乱。

缺钠可引起肌肉痉挛,特别以腓肠肌和腹直肌为最常见。缺钾可引起低钾综合征,如全身肌肉张力减退、肌腱反射消失、鼓肠、心动过速、心律不齐等。由于碳酸氢根离子的大量丢失,可出现代谢性酸中毒,严重者神志不清,血压下降。

2、脱水虚脱期

脱水虚脱期患者的外观表现非常明显,严重者眼窝深陷,声音嘶哑,皮肤干燥皱缩、弹性消失,腹下陷呈舟状,唇舌干燥、口渴欲饮,四肢冰凉、体温常降至正常以下,肌肉痉挛或抽搐。

3、恢复期

恢复期少数患者(以儿童多见)此时可出现发热性反应,体温升高至38℃~39℃,一般持续1~3天后自行消退,故此期又称为反应期。病程平均3~7天。

检查:

1、常规镜检可见黏液和少许红、白细胞。

2、悬滴检查将新鲜粪便作悬滴或暗视野显微镜检,可见运动活泼呈穿梭状的弧菌。

3、制动试验取急性期患者的水样粪便或碱性胨水增菌培养6小时左右的表层生长物,先作暗视野显微镜检,观察动力。如有穿梭样运动物时,则加入O1群霍乱弧菌多价血清一滴,若是O1群霍乱弧菌,由于抗原抗体作用,则凝集成块,弧菌运动即停止。如加O1群血清后,不能制止运动,应再用O139血清重作试验。

确诊标准:

1、凡有腹泻呕吐等症状,大便培养霍乱弧菌阳性者。

2、霍乱流行期,在疫区有典型霍乱症状而大便培养阴性无其他原因可查者,如有条件可做双份血清凝集素试验,滴度4倍或4倍以上可诊断。

3、疫源检测中发现粪便培养阳性前5天内有腹泻症状者,可诊断为轻型霍乱。

防治原则:

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好入口的检疫工作,严防本菌传入,此外应加强水、粪管理,注意饮食卫生。对病人要严格隔离,必要时实行疫区封锁,以免疾病扩散蔓延。人群的菌苗预防接种,可获良好效果,现用加热或化学药品杀死的古典型霍乱菌苗皮下接种,能降低发病率。这种苗菌对EL-Tor型霍乱弧菌感染也有保护作用,但持续时间短,仅3-6个月。

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与护理

(1)按消化道传染病严密隔离,隔离至症状消失6天后,粪便弧菌连续3次阴性为止,方可解除隔离,患者用物及排泄物需严格消毒,病区工作人员须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以防交叉感染。

(2)重型患者绝对卧床休息至症状好转。

(3)剧烈泻吐暂停饮食,待呕吐停止、腹泻缓解可给流质饮食,在患者可耐受的情况下缓慢增加饮食。

(4)水分的补充为霍乱的基础治疗,轻型患者可口服补液,重型患者需静脉补液,待症状好转后改为口服补液。

(5)标本采集患者入院后,立即采集呕吐物的粪便标本,送常规检查及细菌培养,注意标本采集后要立即送检。

(6)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每4小时测生命体征1次,准确纪录出入量,注明大小便次数、量和性状。

2、输液的治疗与护理

输液治疗原则:早期、迅速、适量,先盐后糖,先快后慢,纠酸补钙,见尿补钾。

3、对症治疗与护理

(1)频繁呕吐可给阿托品。

(2)剧烈腹泻可酌情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3)肌肉痉挛可静脉缓注10%葡萄糖酸钙,热敷、按摩。

(4)周围循环衰竭者在大量补液纠正酸中毒后,血压仍不回升者,可用阿拉明或多巴胺药物。

(5)尿毒症者应严格控制体入量,禁止蛋白质饮食,加强口腔及皮肤护理,必要时用透析疗法。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