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成集团tyc7111cc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English
路径导航: 首页

小儿麻痹后遗症疾病百科

来源:矫形外科
人阅读

  小儿麻痹后遗症是一种严重的致残性疾病,发病的结果造成患儿的肢体终生残疾。影响患儿的生活、生长和发育成熟,不仅造成小儿身体畸形还为小儿生活自理、学习以及进入社会造成了严重障碍,使患儿的身心各方面都受到了打击。

  小儿麻痹后遗症的残疾主要表现为肌肉麻痹和肢体瘫痪。

  (1)髋关节挛缩屈曲或者松弛不稳,甚至形成髋关节脱位。膝关节屈曲畸形、小腿向内弯或者向外弯等均为小儿麻痹后遗症的症状。

  (2)肢体肌肉萎缩无力、肢体变形、上下肢活动困难、关节不稳定、双侧肢体不等长等。

  (3)小儿麻痹后遗症的症状还表现在脚,脚也可以发生各种畸形,例如走路时脚跟不能落地或脚尖不落地,也可能是足内翻用脚背外侧走路等。另外,身体其他处也可发生畸形,如上肢的畸形、脊柱的弯曲畸形、骨盆的倾斜畸形等等

  小儿麻痹后遗症的诊断

  1、有急性小儿麻痹症病史。2、年龄多发于6个月―3岁儿童。3、程度先重后轻。4、仅运动功能丧失,感觉及大小便功能均正常。5、麻痹多数不对称,呈节段性、非集群性,股四头肌受累最多。

  小儿麻痹后遗症的症状和病程:分为3期。1、急性期:自感染开始到肢体瘫痪,历经潜伏期,为全身反应期,有短期发热,出现类似感冒症状,约2―5天体温恢复正常,突然出现肢体瘫痪。2、恢复期:全身症状消失,肢体瘫痪程度逐渐减轻。3、后遗症期:相应神经支配的肌肉麻痹 ,可因姿势、负重等不平衡,出现各种畸形及功能障碍。

  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的注意事项

  小儿麻痹后遗症康复训练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一般来说应注意以下几点:

  1.训练应一步步来,不可操之过急。活动次数由少到多,关节活动范围由小到大,使用的力量由轻到重。训练量逐步增加才可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任何训练都不应该引起明显疼痛。有时训练中可产生轻微疼痛,但在停止活动后,疼痛应消失。如果训练时发生严重疼痛,休息后又不消失,常常是操作的信号,要停止训练。如果训练后疼痛剧烈,甚至出现下肢浮肿,表明运动过量,也应该暂时停止训练。

  3.训练不应感到疲劳。如有疲劳感觉时,应休息5-10分钟再训练,以免过度劳累造成伤害。

  4.掌握适当的训练尺度、数量和方法。训练量不够,无明显效果;而训练过量又可造成肢体的损害,比如:肌肉拉伤、关节肿胀、骨折脱位等等。所以必须掌握好这个尺度,训练量要适当。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