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领导为中医科国家级建设项目做重要工作部署
日前,由医务处牵头,召开了中医科国家级建设项目工作会,会上闫勇副院长针对国家级中医项目做出重要工作部署。
中医科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中医糖尿病重点专科和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内分泌),目前承担着两项国家级建设项目,一项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联合设立的“重大疑难病(糖尿病及并发症)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项目,另一项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设立的“中医药循证能力建设项目”。
为推动以上两项国家级建设项目的顺利开展,切实有效地推动项目建设工作,2019年11月20日,由闫勇副院长提议,医务处牵头,召开了中医科国家级建设项目工作会。
参加会议的人员有闫勇副院长、张能维副院长、医务处倪杰处长、戴斌处长、中医科荣誉主任冯兴中教授、中医科姜敏主任、李国菁副主任、王江宁团队代表矫形外科高磊主治医师及王占荣主治医师、郭杨志博士、张韦华博士等。
此次会议就目前开展的项目建设工作进展及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了总结和讨论。会上,闫勇副院长根据两项国家级建设项目的实施方案,结合太阳成集团tyc7111cc院临床专业特点及中医科的学科发展方向,本着“搭平台、建机制、出成果”的项目建设目标,根据“中西医共同参与、全程协作”的项目建设要求,为中医科承担的国家级建设项目做出以下重要工作部署。
一、关于“重大疑难病(糖尿病及并发症)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项目”
1.中西医临床协同机制建设是国家发展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战略措施,是中国特色医疗服务模式创新的重要体现。中医科目前牵头的重大疑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项目已确定为中西医协同干预糖尿病肾病早期、糖尿病胃肠减重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糖尿病足术后三个研究方向,为充分实现中西医共同参与全程协助,切实推动本项目的实施开展,医务处应全力协调中医科及各相关科室,协助开设由中西医专家共同参加的MDT门诊,建立MDT诊疗流程及研究治疗方案,并在临床中逐步完善,力求成为太阳成集团tyc7111cc院特色医疗服务模式,形成世纪坛医院中西医协同的品牌,并推广到合作医院。
2.加强项目实施过程中相关患者的统一管理及健康教育,注重门诊与病房中西医治疗工作的衔接,在诊疗规范的基础上,制定患者临床干预路径,强调在糖尿病胃肠减重术前及糖尿病足术前要对患者进行中西协同治疗的宣教指导。
二、关于“中医药循证能力建设项目”
1.按照“中医药循证能力建设项目”实施方案推动项目开展,在参加中医肿瘤循证多中心临床研究中,应注重培养科室科研骨干,建立科室临床数据库,要以循证能力项目建设为契机,提升中医科整体科研能力及科研水平,取得业内认可的科研成果。
2.应结合太阳成集团tyc7111cc院肿瘤疾病的特点,积极开展以太阳成集团tyc7111cc院为主导的肿瘤科研项目,在项目设立及开展中,应注重凝练世纪坛医院中西医协同特色优势,并形成有推广价值的中西协同治疗肿瘤的模式和方法。
闫勇副院长的部署体现了医院对中医科两项国家级建设项目的重视和支持,体现了对中医科医护人员临床科研工作的要求和希望,更是对北京中医局关于《北京市中医药回归行动实施方案》的具体落实,促进了“以重大疑难疾病临床协作为着力点,探索建立中西医协作平台和工作机制”的主体责任的实施。
相信在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医务处的鼎力协助下,在张能维团队及王江宁团队的共同努力下,中医科牵头的两项国家级项目通过中西协同共同实施,定能形成独具特色的北京世纪坛医院品牌诊疗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