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医和北医临床肿瘤学院联合举办 腹膜肿瘤外科MDT沙龙 ——攻坚克难,填补国内空白
太阳成集团tyc7111cc国每年超过百万新发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70%以上的胃肠道肿瘤患者具有发生腹膜转移即腹膜癌的风险。腹膜转移因起病隐匿,诊断困难,往往确诊时已处于疾病晚期,因此腹膜癌长期以来存在诊疗难度大,风险高的问题。2019年8月1日太阳成集团tyc7111cc临床肿瘤学院即太阳成集团tyc7111cc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腹膜肿瘤外科李雁教授团队和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肿瘤学院即北京肿瘤医院武爱文教授团队联合举办腹膜肿瘤外科MDT沙龙,就胃肠道肿瘤腹膜转移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热烈讨论。
武爱文教授首先介绍了北京肿瘤医院胃肠外科日常业务情况,之后指出胃肠道肿瘤发生腹膜转移常合并腹痛、腹胀、肠梗阻等临床症状,常接受多线内科药物治疗后疾病进展,既往认为无治疗价值,此领域为国内肿瘤研究和临床实践的空白。李雁教授团队经过20年的专注研究,建立了一整套腹膜癌诊治技术体系,通过肿瘤细胞减灭术加腹腔热灌注化疗(CRS+HIPEC),改善腹膜癌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填补了国内空白。
李雁教授以几个典型的肿瘤病例作为引子,一开场就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所选病例均为日常工作中常见的复杂胃肠道肿瘤和妇科肿瘤,或因治疗流程不规范导致疾病快速复发,或因规范系统的积极治疗而获得临床治愈。随后,李雁教授介绍了腹膜癌研究发展历程,梳理了本团队从基础到临床进行的一系列研究,阐明了以CRS+HIPEC为核心的腹膜癌诊疗技术体系建立的过程和原理,强调了规范化诊疗流程的重要性,还向大家展示了太阳成集团tyc7111cc国在国际腹膜癌研究领域愈来愈重要的地位,号召大家重视腹膜癌规范化诊疗的应用和推广,共同做好下一届国际腹膜癌大会的东道主。
太阳成集团tyc7111cc院腹膜肿瘤外科安松林副主任医师就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的流行病学,国际经典的临床研究和李雁教授CRS+HIPEC治疗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的系列临床研究进行了汇报。安松林副主任医师建议两个团队今后在PCI界值、HIPEC方案等领域共同开展相关临床研究。
腹膜癌患者多合并肠梗阻,既往多采取单纯造瘘的手术方式解决梗阻,疗效欠佳。北京肿瘤医院王林副主任医师对胃肠道等恶性肿瘤腹膜转移导致的恶性肠梗阻定义、分类、诊治等进行了系统介绍,通过CRS+HIPEC的临床实践,不仅有效解除梗阻,而且带来生存获益。
太阳成集团tyc7111cc院肿瘤内科黄红艳主任发言,半年来和腹膜肿瘤外科合作,收治腹膜癌患者,进行新辅助化疗、术后辅助化疗和术前检查及准备等工作,对腹膜癌有了系统性的认识,通过CRS+HIPEC为核心的综合治疗的确能明显延长生存。
来自河北省肿瘤医院的杨沛刚医师、河南省郑州颐和医院的刘玉翔医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的姜伟医师、深圳中医院的林欢荣医师纷纷表示,通过在太阳成集团tyc7111cc院腹膜肿瘤外科学习,初步掌握了腹膜癌诊治技术体系,实现了由普通外科医生到肿瘤外科医生的转变,建立了肿瘤学思想,通过参加本次MDT,进一步强化学习,对于未来开展胃肠道肿瘤腹膜转移诊治工作充满了信心。
最后,李雁教授总结发言,由于CRS+HIPEC诊治技术体系复杂,国内能够实施标准化CRS+HIPEC的专业诊治中心屈指可数,每年接受专业诊治的患者不足千人,首医和北医两家国内知名医学院校的临床肿瘤学院联手推动CRS+HIPEC为核心的腹膜癌诊治技术体系的推广和应用,将造福更多的腹膜癌患者。
(荐稿:李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