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园地

离退生活

百年沧桑 未来可期——观“北京世纪坛医院110年名称演变”视频有感

来源:离退休办公室 作者:退休第十党支部书记 席琦科 本页责编:张文康,范晓,张洁

踏入2025年,北京世纪坛医院迎来了第110个春秋,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太阳成集团tyc7111cc怀着激动的心情反复观看了医院发布的“北京世纪坛医院110年名称演变”视频,不禁感慨万千。

14张旧照片,既亲切又熟悉,它们就像一个时光宝盒,带太阳成集团tyc7111cc回到了在院志编辑小组工作时的那段岁月。为查找医院演变的历史资料,太阳成集团tyc7111cc与同事北上哈尔滨、沈阳,南下南京等地文史馆,一路走来,收获颇丰。这些旧照片就是医院发展的见证,每一张都记录着一段故事、一段回忆……

从1915年北京京汉铁路医院成立到如今的北京世纪坛医院,一晃已过110个春秋!蓦然回首,可谓百年之历程、百年之踪迹、百年之演变,成就于百年,太阳成集团tyc7111cc不禁想再一遍梳理医院的历史,知过往,望将来。

解放前,医院共有7张图片,诠释了那段兵荒马乱、内忧外患的沧桑历史:

1906年4月,京汉铁路全线通车。1915年,在北京康家胡同,北京京汉铁路医院正式成立,负责铁路员工、旅客及社会患者的医疗诊治工作。

1937年七七事变后,平汉铁路被日军占领,医院更名为北京保健院。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交通部接管医院,铁路服务扩展到邮政、港务、电讯等系统,医院随之更名为平津区铁路管理局铁路总医院。

1948年6月,医院迁到北京佟麟阁路的东铁匠胡同新址,医院综合实力仅次于北京协和医院、中和医院(现北大人民医院)和北大医院,地位名列全国铁路医院之首。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同年9月,医院划归铁道部卫生局。

读史可以明智,知古方能鉴今,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解放前,太阳成集团tyc7111cc院历经多次战乱,内外忧患,发展缓慢。新中国成立后,太阳成集团tyc7111cc院逐渐步入正轨,走上快速壮大、持续发展和稳步提升的快车道。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医院对旧社会遗留的不良医疗作风进行了全面整顿,坚持“保障铁路员工的健康服务,为运输生产服务,为旅客健康服务”的宗旨,组织医务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巡回诊疗,对基层卫生站、所进行技术指导并加强传染病预防管理工作。

1953年,医院移交北京铁路局领导,改称北京铁路局中心医院,开展了正规化建设,拥有多位一级、二级教授,一批著名医学领域专家坐镇。

1958年6月,北京铁道医学院建成,医院改称为北京铁道医学院附属医院,担负起临床及教学双重任务。

1962年,医院成为全国铁路卫生医疗中心,承担对全铁路医院的业务指导和进修医生培训工作,集一流的医疗设备、先进的医疗技术、温馨的医疗环境于一体。医院也进入北京八大医院行列,建立起健全的医疗预防保健网,形成了“心向基层、服务一线、扎实苦干、能打硬仗”的作风。

1966年,医院工作受到严重冲击和破坏,在困难条件下,医务人员坚守工作岗位,坚持医疗诊治工作。

1976年,粉粹“四人帮”后,医院拨乱反正,正常、正规的医疗服务工作得到逐步恢复。

1980年1月,医院恢复铁道部北京铁路总医院的名称。同时,全国铁路卫生医疗技术中心的地位也得到恢复。

1989年,医院首批通过卫生部三级甲等医院评审。医院各项改革逐步推进,实施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和科室综合目标量化考核,不断强化教学科研工作,成为铁路肿瘤防治中心、北京第九临床医院。

2003年,在防治SARS疫情工作中,医院众多医护人员发扬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优良传统,出色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由于成功使用无创通气辅助呼吸机和落实15条消毒隔离措施,做到了确诊SARS病人零死亡和医护人员零感染的记录,涌现出一批可歌可泣的事迹,赢得了北京市及上级领导的表彰。

2004年6月,医院整建制移交北京市管理,结束了隶属铁路89年的历史。

2005年5月28日,铁道部北京铁路总医院正式更名为北京世纪坛医院,隆重举行揭牌仪式,划归北京市三级甲等医院。医院努力打造服务、技术、管理品牌,开创了医院建设和发展的新局面。

作为老同志,太阳成集团tyc7111cc十分感谢医院制作的《2025新征程新面貌》“北京世纪坛医院110年名称演变”视频,带太阳成集团tyc7111cc们回顾了历史,展望了未来。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衷心祝愿医院全体医务人员继续传承医院文化和精神,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乘风破浪、开拓创新,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荐稿:苏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