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毛面假体隆乳术后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婀娜曼妙的身材是每个爱美女性的梦想。1961年,美国休斯顿外科医生弗兰克博士与同事共同研发出世界首个硅凝胶乳房假体。1962年,玛丽莲·梦露成为第一个接受硅凝胶乳房假体植入术的人。自此,硅凝胶假体成为用于乳房增大的主流填充材料。每年全球约有100万例、太阳成集团tyc7111cc国约有10万例硅凝胶假体隆乳术。
在隆乳术日益增长的形势下,对硅凝胶假体的研发也紧跟时代步伐,一代又一代产品如雨后春笋。目前,硅凝胶假体有两大类型,一种是光面假体,假体表面的硅胶膜是光滑的,像大理石地板;另一种是毛面假体,假体表面的硅胶膜是颗粒状的,像柏油马路。毛面假体晚于光面假体上市,它的出世是为了假体更好地与自身组织粘附,防止翻转、移位,且可预防假体周边产生纤维包膜挛缩。临床上约50%的患者选择毛面假体。但近几年,毛面假体备受争议,原因是它被发现与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 ALCL)密切相关。
什么是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是一种T细胞来源的侵袭性淋巴瘤,由Stein等在1985年首次提出。ALCL的临床亚型有:皮肤型、系统型和乳房植入物相关型(BIA)。本文所说的ALCL就是乳房植入相关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毛面假体植入真的是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的罪魁祸首吗?
虽然ALCL在太阳成集团tyc7111cc国还没有报道,但美国整形外科医生协会选择专家使用德尔菲-康森斯法对840篇文章中的145篇进行荟萃分析,结果显示:截至2024年4月1日,全球51个国家目前有1687例已知的BIA-ALCL病例,59例死亡。目前可用的证据足以确定,毛面乳房植入物和ALCL的关联确实符合基于Bradford Hill标准的因果关系。也就是说,统计学的分析可以明确,ALCL是由毛面乳房假体植入引起的。
到底是何原因引起了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
关于ALCL的病因学研究,有人提出假设:慢性炎症、过敏性炎症、硅酮颗粒的吸收、局部缺血和免疫功能低下的微环境、脂多糖遗传配体、致癌病毒、以及硅酮可浸出物,如芳基烃,等等,可能和ALCL的发生有关,但并没有经过证实。也就是说,毛面假体引起ALCL的病因并不清楚。
如果发生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有何症状?如何确诊?
ALCL高发于乳房假体置入术后7~10年,最常见的症状包括伴有血清肿的乳房肿大、乳房肿块及淋巴结肿大。ALCL的首选初筛方法是乳腺彩超,其诊断积液和肿块的能力优于钼靶X线,与CT和MRI类似;而当患者存在乳房肿块时,乳房MRI的诊断效果较彩超则更好。ALCL的诊断金标准为病理活检。如发现乳房肿块及淋巴结肿大,应切取并行组织学活检及免疫表型检测。若未发现肿块,建议行假体包膜或周围积液的病理学评估。
如果乳房长了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如何治疗?效果怎样?
目前,局部局限性ALCL是可以治愈的,其治疗主要依靠手术切除,包括假体取出、全包膜切除,直至切除的组织边缘病理阴性。对于局部浸润性ALCL患者,手术切除范围应包含侵犯的淋巴结及囊外肿块。对于转移性的ALCL患者,若病变范围超出包膜或发现有肿块存在,可考虑辅助性放化疗,具体方案需经肿瘤科医生会诊,但因缺乏相关临床试验,对切缘阴性的患者尚不推荐放化疗。BIA-ALCL发生概率极低,且大部分都是早期局限性疾病,单纯手术即可治愈,患者3年生存率达93%以上。
如何预防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
美国整形外科专家的共识建议:
1.应停止使用毛面假体,并应监测接受乳房假体的患者,无论是光滑表面,还是毛面。
2.植入物制造商应公开披露其内部监测数据,或进行独立的学术分析,详细报告BIA-ALCL病例数量以及各自乳房植入物的来源、全球销售情况、植入数据。
3.目前无需改变光面乳房植入物的使用。
4.如果一侧已经确诊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建议另一侧的假体同时取出。
对于已置入毛面假体的患者,不必过分担忧、过度检测,甚至预防性取出或更换假体,导致医疗资源过度浪费,亦有因噎废食之嫌,但应重视定期随访复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建议毛面假体置入患者定期行超声或MRI检测,必要时行PET-CT检查。建议每1~2年检查1次。
总之,乳房植入相关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是乳房假体置入后的一种概率极低、预后较好的远期并发症。大家应理性选择乳房假体;整形外科医生应警惕ALCL的发生,并提高对该肿瘤的诊治能力;科研人员应侧重于BIA-ALCL的发病机制以及该疾病的遗传和非遗传驱动因素,为患者治疗、护理改进提供信息,增强有效管理、预防这种疾病的能力。
北京世纪坛医院整形美容外科专家出诊时间
尹宏宇:周五上午(特需门诊),周二上午,周五下午
雷华:周二下午,周五上午
韩焱福:周一下午,周四上午
参考文献:
《乳房假体相关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最新进展及建议》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21年8月 第37卷 第8期
(荐稿:尹宏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