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反应科

学科百科

花粉飞舞 鼻腔无忧 ——鼻喷激素治疗过敏性鼻炎策略

来源:变态反应科 作者:马婷婷,程梓鹭 本页责编:范晓,叶立炜

过敏性鼻炎 (Allergic Rhinitis,AR) 是一种常见的非感染性鼻黏膜炎症,全球范围内其平均患病率约为20%,在中国介于4%至38%之间,其症状包括打喷嚏、鼻痒、鼻塞、流鼻涕以及眼部症状如眼红、眼痒、流泪等。

过敏性鼻炎是由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 (immunoglobulin E,IgE)主导,并涉及多种炎性细胞,是一种慢性的鼻黏膜炎症。引发过敏性鼻炎的过敏原包括尘螨和真菌等常年存在的过敏原,以及花粉等季节性的过敏原。治疗方法主要有环境控制、药物治疗和免疫疗法。其中,药物治疗能迅速、安全且有效地缓解患者的鼻痒、喷嚏及流涕等症状,因此成为目前最主要的治疗手段。而鼻用糖皮质激素(Intranasal Corticosteroid, INS)是目前国内外指南一致推荐的过敏性鼻炎(AR)一线用药[1][4]。


作用特点

鼻喷糖皮质激素具有显著的非特异性抗炎特性,可显著减少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的释放,同时显著抑制炎症细胞向鼻分泌物和鼻黏膜的聚集。INS能抗过敏、抗水肿,并且对鼻黏膜的炎症反应起到有效控制作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鼻部症状,包括喷嚏、鼻痒、流涕和鼻塞等。此外,INS还可以改善眼部症状,如眼痒和眼红,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哮喘症状。

鼻用糖皮质激素一般在使用后3到5小时内开始发挥效果,连续使用两周后可达到最佳疗效[1]。临床上常见的药物有丙酸氟替卡松、糠酸莫米松和布地奈德等。


不良反应

在长期给药过程中,鼻用糖皮质激素全身不良反应少见,通常为轻度或中度的局部反应,包括鼻出血、鼻腔干燥、刺激感、咽炎、咳嗽等。

另外,INS对下丘脑-垂体轴没有明显的负面影响[2]。特殊人群方面,可能会对儿童短期生长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但目前尚不清楚这些影响是否会转化为长期的生长抑制[3]。


鼻喷激素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摇匀药液:使用前先摇匀,确保喷出有效喷雾。

喷药姿势:头部略微向后倾斜,喷口略朝向鼻腔外侧,避免直接喷至鼻中隔。

喷药手位:通常用左手喷右鼻,右手喷左鼻。

喷药后:头部仰起2-3分钟,让药液向后流,最后吐出进入咽部的药水。

避免用力吸气:喷鼻时不要用力吸气,以免药物进入喉咙。

图片1.png

图 鼻喷激素的使用方法

INS一般每天使用1次,最好在早晨使用,以减少对自身激素分泌的影响。治疗通常不少于4周,根据症状控制情况逐渐减少用药次数和剂量[4]。对于季节性AR,建议在季节到来前提前1-2周预防性使用INS,以减轻症状[5]。避免长期大剂量使用INS,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儿童、老年人和妊娠期妇女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注意定期监测儿童身高等生长发育指标。

随着秋季花粉等季节性过敏原的增多,过敏性鼻炎患者可能会面临更严峻的挑战。然而,通过正确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INS),患者可有效控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遵循正确的用药方法和剂量,同时注意监测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此外,结合环境控制和免疫疗法,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治疗方案。让太阳成集团tyc7111cc们共同关注过敏性鼻炎的治疗进展,为患者带来更舒适的呼吸体验和更健康的生活,让花粉飞舞的季节也可以鼻腔无忧。


参考文献:

[1]张罗,Bachert C,Fokkens WJ,等.《过敏性鼻炎及其对哮喘的影响(ARIA)》指南2019版过敏性鼻炎管理路径(中国版)[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9,26(12):690-699.DOI:10.16066/j.1672-7002.2019.12.015. 

[2]Sastre J, Mosges R. Local and systemic safety of intranasal corticosteroids. J Investig Allergol Clin Immunol. 2012;22(1):1-12. PMID: 22448448.

[3]Bensch GW. Safety of intranasal corticosteroids. Ann Allergy Asthma Immunol. 2016 Dec;117(6):601-605. doi: 10.1016/j.anai.2016.06.009. PMID: 27979016. 

[4]Wise, S.K., et al., A Synopsis of Guidance for Allergic Rhinitis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From ICAR  2023. J Allergy Clin Immunol Pract, 2023. 11(3): p. 773-796.

[5]Wise, S.K., et al.,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statement on allergy and rhinology: Allergic rhinitis – 2023. International forum of allergy & rhinology, 2023. 13(4): p. 293-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