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帮扶合作 共促民生福祉
发表日期:2024-08-13
来源:变态反应科 本页责编:范晓,张洁
近日,在太阳成集团tyc7111cc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变态反应中心王学艳主任带领的专家团队的精准帮扶下,过敏性疾病防治工作在满洲里地区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关注报道。
8月11日,专家团队到额尔古纳实地调研,并进行现场指导。植被调研是过敏性疾病防治的重要环节,可指导当地政府清除过敏植物,减少致敏花粉的播散,减轻患者症状,为当地百姓送去福音。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白永飞教授指出:“对于以一年生为主的致敏性植物,如果对学校周边、生活场所以及公共场所采取有效措施,每年进行两到三次的有效清除,这样三到五年的时间,工作生活和居住的场所致敏植物就得到了有效控制,花粉浓度也会明显下降,患者的病情好转,症状减轻。”
蒿属花粉是常见的秋季致敏花粉,本次植被调研也发现了多种蒿类植物,包括大籽蒿、黄花蒿、艾蒿、蒙古蒿等,其他致敏植物包括藜科、菊科的向日葵和禾本科也有广泛的分布。此外,桦树、杨树、柳树、榆树是春季常见的致敏性植物。广大过敏患者可通过过敏原检测明确过敏原种类,在花粉季要关注致敏花粉浓度播报,及时做好防护,科学规范治疗,花粉季后可进行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
(视频:毛会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