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学科百科

“沉默的呼吸杀手”——慢阻肺

来源: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作者:李丹萍 本页责编:王占荣,范晓,张洁

慢阻肺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简称,是一种可防可治的常见病,以持续呼气气流受限为特点,且呈进行性进展,与气道和肺组织的慢性炎症反应有关,反复的急性加重及合并症会影响患者健康。

太阳成集团tyc7111cc国慢阻肺患病形势严峻,已成为居民健康的第三大“杀手”,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和脑卒中。因其起病隐匿、漏诊率高,未及时确诊可导致患者急性加重和死亡率增加,对患者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又称“沉默的呼吸杀手”。

据统计,太阳成集团tyc7111cc国慢阻肺发病总人数2018年就已接近1亿人,40岁以上人群慢阻肺患病率为13.7%,大约每8个人中就有1人是慢阻肺病人,平均每分钟约有2.5人死于慢阻肺慢阻肺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的特点,患病周期长、易反复急性加重、有多种合并症,严重影响中老年患者生活质量,造成沉重的医疗负担。

慢阻肺”全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这三个字充分体现了疾病的特征:

慢性:疾病呈缓慢持续进展及恶化;

阻塞性:引起气道阻塞或狭窄;

肺疾病:以肺部病变为主。

微信截图_20240621083416.jpg

肺功能是目前监测气流受限公认的客观指标,是慢阻肺诊断的“金标准”,也是评估病情轻重的客观指标。对于存在慢阻肺危险因素的中老年人,或者有长期咳嗽、咳痰等症状的人,应及时进行肺功能检查。

慢阻肺有哪些症状?

1.慢性咳嗽、咳痰:咳嗽为早期表现,主要表现为晨起咳嗽,并多咳白色粘液痰。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往往会出现全天咳嗽,合并感染或急性加重时,痰量增多或不易咳出。

2.气短或呼吸困难:气短或呼吸困难是慢阻肺的标志性症状,早期会出现劳力时气短。随着病情进展、肺功能下降,会出现轻微活动后甚至静息时气短、胸闷等。

3.全身性症状:全身性症状包括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若未规范诊治,伴随肺动脉高压形成时,往往也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呼吸衰竭,甚至肺性脑病等神志改变。

慢阻肺如何治疗?

1.戒烟:一定要戒烟,远离二手烟。

2.药物治疗:针对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支气管扩张剂是治疗慢阻肺的常用药物,临床常用的是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福莫特罗、沙美特罗等,使用后能舒张气道平滑肌,扩张空气通道,减轻患者呼吸困难和喘息症状。  另外,抗碱能药以及茶碱类药物在舒张支气管上具有显著效果,患者要遵循医嘱选择和服用药物。慢阻肺患者还会出现咳痰难的症状,可服用祛痰药,临床常用的药物有盐酸氨溴索、羧甲司坦等。此外,布地奈德和孟鲁司特等抗炎类药物,也常用于慢阻肺的治疗。这类药物可减轻肺部的炎症反应,减少咳嗽、咳痰等不良症状。

3.氧疗:慢阻肺引发慢性呼吸衰竭时,需要氧疗以保证患者的正常状态,减轻身体负担。常用鼻导管吸氧,氧流量1~2L/min,吸氧时间10~15小时/天,配备便携指脉氧饱和度仪,随时监测氧疗效果,一般脉氧饱和度控制在88%~92%即可,每日吸氧总时长遵医嘱。

慢阻肺的高危因素有哪些?

1.吸烟和被动吸烟:吸烟是慢阻肺最重要的发病因素,吸烟时间越长、吸烟量越大,发生慢阻肺的风险越高。

2.吸入粉尘和化学物质:在缺乏防护的情况下,长时间接触或反复吸入浓度过大的石灰粉尘、二氧化硅、有机及无机粉尘和其它有害烟雾,可能会导致慢阻肺的发生。

3.接触生物燃料烟雾:在室内使用生物燃料(如柴草、木头、庄稼秆、木炭)用以烹饪、取暖,且通风条件较差时,可引发慢性呼吸道炎症,导致慢阻肺

4.空气污染:大气中的刺激性烟雾、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臭氧等浓度增加,这些有害物质也是引起慢阻肺发病的重要原因。

5.感染:病毒或细菌感染是慢阻肺急性加重的最常见原因。

如何预防慢阻肺

1.戒烟:吸烟是慢阻肺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戒烟和避免二手烟暴露是慢阻肺预防和治疗最重要的一环,也是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请严格戒烟。

2.避免接触有害气体或颗粒:如加强厨房通风换气、改变高温煎炸炒的烹调方式、把抽油烟机固定到合适高度等。在重污染天气应尽量减少外出。

3.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加强体育锻炼,特别是有氧运动,有助于延缓肺功能下降。

4.预防呼吸道感染预防包括病毒、支原体、衣原体或细菌感染,可通过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区域、接种流感疫苗、肺炎链球菌疫苗等进行预防。

(荐稿:江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