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与精神科

学科百科

如何预防跌到发生?

来源:神经与精神科 作者:汤晶晶 本页责编:左彦

什么是跌倒?跌倒是指在预知或无预知的情况下,个体突然跌在地上或其他较低的位置。跌倒是一种突发的,不自主的体位改变,导致身体的任何部位(不包括双脚)意外“触及地面”,但不包括由瘫痪、癫痫发作或外界暴力作用引起的摔倒。 统计显示 跌倒是有某些原因所致,不是单纯的意外事件。

跌倒分为两类:1、从一个平面至另一个平面的跌落;2、同一个平面的跌落

造成跌倒的原因:

1、 年龄≥65岁。由于肌肉骨骼系统钙质流失,关节退化、僵硬、疼痛,肌肉萎缩、肌力下降,神经传导速度变慢,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较不灵敏,对疼痛、碰触、震动的感受性变差,容易受伤而不自知。

2、 跌倒史。过去一年跌倒过的再跌倒的几率为2.3-2.8倍。

3、 因长时间卧床,突然起床、蹲厕后起身等改变体位的情况易致体位性低血压而跌倒。

4、 疾病、检查、手术等使身体虚弱而容易跌倒。

5、 镇静药、抗焦虑抑郁药、抗心律失常药、降压药、降糖药、利尿药、血管扩张药、泻药等有使人眩晕、易跌倒的不良反应。

能够引起跌倒的药物:

14.jpg

如何预防跌倒:

1、 提高危机意识:久卧床后,先坐在床上休息片刻才下床活动。年老体弱者,或服用药物后须有专人陪同。

2、 满足基本需要:经常需用物品放置妥当,协助进行日常活动,如进食、喝水,如厕等

3、 环境、设施安全:照明充足、地面干燥,步态不稳的由家人陪同可使用轮椅。

4、 裤子不要太长,以免踩到裤脚而跌倒。

5、 房间物品摆放整齐,不要在走动的范围内放置不必要的物品成为路障。

6、 如在使用镇静剂,最好在上床后,睡觉前服用。在使用降压药,血管扩张剂时,请一定要缓慢改变体位,否则发生跌倒的可能性很大。若在使用药物后出现头昏、头痛眩晕、视物模糊等现象时,一定要原地不动立即呼叫家人。

7、 早晨5:00-7:00是最容易发生跌倒的时候,一定要在醒后30秒再起床,起床后30秒再站立,站立后30秒后再行走。

8、 在身体允许情况下尽量活动,注意补钙,防止骨质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