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百科
膝膝相关知多少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A)又称退行性骨关节炎、老年性骨关节病。主要指关节软骨随年龄的增长,因劳损、活动量的增多乃至过度,引起关节软骨的退变、磨损,逐渐出现软骨下骨的裸露,常伴有关节边缘骨赘的增生,也就是老百姓说的“骨刺”,是老年人致残的头号杀手。
一旦经过保守治疗,症状仍得不到有效缓解,就应该考虑终极治疗手段——膝关节置换,让患者获得满意的生活功能。那么,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一下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准备及术后康复功能锻炼。
什么是膝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置换术作为一种治疗膝关节晚期疾病的手段,已成为临床常用的手术。通过使用人工假体替代已经破坏的关节软骨,达到解除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纠正关节畸形和获得关节长期稳定的目标。
手术前应该了解什么?
1.应在手术前对手术有较清楚的认知,对治疗以及术后的康复有正确认识;
2.能够掌握手术后功能锻炼的正确方法,如拐杖和助行器的使用,并进行预习、演练;
3.术前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适应性训练,包括肌肉收缩运动、关节伸屈锻炼,还需训练在床上使用便器排尿、排便等。
手术后要怎么做?
1.术后一般要去枕平卧6小时,抬高患肢,膝后垫软枕,屈曲15°,保持中立位,避免小腿腓肠肌和腓总神经过度受压,造成小腿腓肠肌静脉丛血栓形成和腓总神经的损伤。术前有屈曲畸形的病人,膝下不垫枕(膝关节悬空位),将软枕垫在小腿部位,靠自然重力使膝关节伸直,矫正屈曲畸形;
2.手术后密切观察患肢感觉和肢端皮温、肤色、动脉搏动及足背伸的情况;
3.术后应尽早开始功能锻炼,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
如何能够更快恢复健康?
1.术后恢复感觉就可以开始功能锻炼,锻炼的方法应循序渐进、以不感到疲劳为准。加强患肢股四头肌肌力收缩以及踝关节、足趾主动活动,每次收缩维持10秒,重复10-15次,每天3-4组,以利于术后功能恢复;
2.被动与主动膝关节屈伸练习
⑴被动练习:使用CPM机进行屈膝练习,每日2次,每次1小时。练习时以稍有疼痛感为宜,若无疼痛感时应增加度数;同时还应进行膝关节的伸直练习,保持平卧,足跟置于约30cm的软垫上,双手放于膝关节上方,均匀持续用力按压膝关节,至膝关节后方有牵拉感和疼痛感时,每次3分钟,每天5次,还可以在膝关节上放置沙袋;
⑵主动练习:尽早进行直腿抬高运动锻炼下肢肌力。
哪些动作不能做?
术后4-6周内不做主动下蹲动作,行走时不可急停或骤然旋转,以减少膝关节的磨损。
出院后应注意什么?
1.出院后应注意加强营养,多食用含蛋白质、维生素、钙、铁丰富的食物,控制体重增加,减少关节负重。
2.注意伤口护理,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膝关节过度弯曲,使伤口裂开,若出现伤口的红肿热痛以及出血情况,应及时就医。
3.继续坚持主动功能锻炼动作直至术后6个月。术后6周、3个月时要去复查,遵医嘱调整锻炼的方法、强度及数量,一年内定期检查、定期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