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外科

学科百科

容易被忽视的病变——纵膈囊肿

来源:胸部外科 作者:靳晶晶 本页责编:范晓,曹翠峰,张洁

2023年1月31日,北京世纪坛医院胸部外科收治一位32岁女性患者。她身高167cm、体重45kg,本人看上去非常“薄弱”,诉胸闷憋气1月余,就诊于胸部外科,胸部CT显示前纵膈囊性病变,考虑为良性肿物。

由于肿物面积较大,术前完善各项检查后,于2月2日在全麻胸腔镜下行纵膈肿物切除术,其肿物面积:12×9.5×3cm。胸部外科在未开胸的情况下,仅在胸腔镜下5cm的开口处就将巨大的囊肿切除,且囊壁完整无破损。术后,病理回报为良性支气管源性囊肿。术后安返病房,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给予术后常规护理,并于术后第三日拔管,患者顺利出院。

未标题-1.jpg

支气管源性囊性肿是指支气管等发育异常导致的囊肿,常见于先天性肺部发育异常,可发生在一个或者多个部位,多数位于纵膈内或靠近纵膈的位置,少数出现在肾上腺区、颈部、心包、舌底、皮肤等处。其一般无明显症状,在体检时发现;若囊肿未有变化,一般不需要治疗,若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心脏压迫等则需要手术治疗。

什么是纵隔?

如把胸腔比做一个“大展厅”,里面“陈列”着心、肺等“重器”。分“大展厅”为左、右两个“功能区”的“隔断墙”就是纵隔(简图中红色网格部分)。

图片1.jpg

纵隔把胸部分为左、右两个胸腔,左、右肺各在其中;胸腺、气管、食管、心脏和大血管等重要器官都“镶嵌”在纵隔里。

纵隔囊肿是什么?

纵隔囊肿多为先天胚胎发育期的一种畸形,绝大多数属于良性;可源于胸腺、气管、心包、血管、食管等任何器官。

什么“树”结什么“果”,哪个“枝”上结出的“果”,就用“它”命名。如:支气管囊肿、心包囊肿、食管囊肿……

囊肿可分布于纵隔的任何位置,发源于什么脏器,就称为xx囊肿。

图片2.jpg

这么多位置,要用多少设备才能检查到呢?X线胸片能发现大囊肿;超声食管镜可以确诊后纵隔囊肿;如果做个胸部CT,小囊肿也无处遁形!

需要注意的是,囊肿会慢慢长大,也有内部出血迅速变大的可能。压在哪里,哪里就出现症状。压到气管和肺——咳嗽呼吸费力、肺部炎症;压迫心脏或大血管,则活动耐力下降或对应的血管不通畅;食管受压,吞咽和饮食就受到影响……小且无症状的观察即可;大的或逐渐增大的,特别是伴周围脏器压迫症状的,均应手术切除。切除后,症状就会消失,以后定期复查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