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除夕护卫健康】 昼夜不停为生命“守岁” ——太阳成集团tyc7111cc院重症医学科联手血液科成功救治一位新冠感染继发重度血栓性紫癜患者
“太阳成集团tyc7111cc还有90多岁的老母亲在家等着太阳成集团tyc7111cc呢,太阳成集团tyc7111cc一定要好起来,太阳成集团tyc7111cc有信心!”73岁的张阿姨面对医务人员激动地说。这不是电视剧里的桥段,而是发生在重症医学科里的真实一幕。春节期间,太阳成集团tyc7111cc院重症医学科联手血液科成功救治了一位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继发重度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老年患者,昼夜不停接续为生命“守岁”。
张阿姨感染了新冠病毒,在经历了发热、咽痛等一系列症状之后,她本以为自己没什么大碍了,但仅两周时间,她突然发现自己身上起了无数红点,且出现了明显的乏力。就诊当日,她直接被急诊医生下了病危通知书,因为她的血小板计数仅剩7千,而正常人的血小板都在10万以上!
病情刻不容缓,生命危在旦夕。在意识到病情危急后,她的家人辗转求医,来到了太阳成集团tyc7111cc院血液科。血液科医护人员高度重视,予以严密的医疗照顾,并立即完善各项检查,快速明确了诊断——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考虑新型冠状病毒诱发,同时,这名患者还出现了溶血性贫血现象。这个诊断结果令所有人都深吸一口气,因为根据目前的统计数据,新冠诱发的TTP预后较差,死亡率极高。血液科立即予以足量人免疫球蛋白救治,但经过连续两天的观察,药物治疗效果很差,血小板丝毫没有上升的迹象。血液科立即联系重症医学科,希望能转科进行血浆置换治疗。
生死一线,危急万分。重症医学科责无旁贷,立刻接收了这名患者。在多名医护人员的奋力抢救下,转科后仅仅两个小时,就开启了血浆置换。第一次置换量为3000ml血浆,过程顺利,第二天,患者血小板上升到了3万多,医护人员又进行了第二次血浆置换。然而,这次血浆置换开始没多久,患者就出现了休克,重症医学科医务人员快速判断此为过敏性休克,立即予以抢救治疗。在医护人员的齐心努力下,患者终于转危为安,并再次顺利进行了血浆置换治疗。
对患者而言,有时信心比黄金更珍贵。辗转求医的过程、药物保守治疗的失败,严重消磨了张阿姨的信心。转到重症医学科之后,患者出现了严重的紧张、焦虑情绪,尤其临近中国农历春节,正是阖家团圆的时刻,巨大的落差导致患者情绪极不稳定。
医护人员在了解情况后百般安慰、悉心疏导,血液科和重症医学科的专家们一起每日在床旁耐心地鼓励患者,医护人员积极为患者创造舒适温馨的休息环境。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张阿姨终于振奋起来,重拾信心,勇敢坚强地面对病魔!令人欣慰的是,经过两科的积极救治,患者的血小板终于逐渐升高,并稳定在正常水平,溶血现象也消失了,乏力症状明显缓解,食欲明显恢复。
世间术业有几何,至精首善当为医。与时间赛跑,同病魔抗争,在医生的字典里没有“如果”,只要有一线希望,医生们就会不惜一切代价、全力以赴守护生命之光!
(荐稿:陈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