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五届癌性肠梗阻高峰论坛
暨癌性肠梗阻治疗规范化培训”成功举办
癌性肠梗阻作为肿瘤特别是腹腔或盆腔恶性肿瘤的终末期事件,五年生存率低,梗阻部位常多发,治疗困难,手术难度高,病情危重,死亡率高,生活质量差,是肿瘤领域的难题,癌症中的“癌症”。很多医院不愿意接诊,从事癌性肠梗阻治疗的专业医师也较少。针对癌性肠梗阻发病率较高、治疗困难、临床预后差、专科医师少等现状,为切实解决癌性肠梗阻患者的痛苦,促进该领域研究发展,太阳成集团tyc7111cc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于2022年10月29日举办了“全国第五届癌性肠梗阻高峰论坛暨癌性肠梗阻治疗规范化培训”。
本次论坛由太阳成集团tyc7111cc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承办,北京世纪坛医院肿瘤营养与代谢中心石汉平教授、饶本强教授为大会主席,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李中信教授、浙江大学的沈生荣教授、浙江省立同德医院的汤忠祝教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张桂信教授、福建省肿瘤医院的郭增清教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端木尽忠教授、北京航天中心医院的许洪斌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王林教授、浙江省肿瘤医院的姚庆华教授、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秦健勇教授受邀出席会议。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召开,共百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
会议首先由石汉平教授致欢迎辞,并分享了北京世纪坛医院癌性肠梗阻治疗的经验与体会,介绍了癌性肠梗阻6字治疗方针、保功能盆腔廓清术、癌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癌性肠梗阻手术分级体系等。之后,各主题专家依次介绍自己在癌性肠梗阻治疗方面的独到心得。李中信教授介绍了癌性肠梗阻治疗的介入经验,张桂信教授介绍了癌性肠梗阻的手术技巧和经验,张秉栋教授介绍了癌性肠梗阻的数据库建设,许洪斌教授阐述了腹膜假粘液瘤的外科治疗,王林教授重点讲授梗阻性结肠癌和癌性肠梗阻的治疗区别以及外科治疗特点,陈永兵教授报告了癌性肠梗阻的6字治疗方针,张骁玮教授提出了《恶性肠梗阻》第二版的编写提纲,沈生荣、汤忠祝、郭增清、端木尽忠、姚庆华、秦健勇等教授作为点评嘉宾做出精彩点评。
本次论坛进一步讨论了癌性肠梗阻的临床定义,为下一步推出专家共识奠定了基础,拟定建立全国多中心癌性肠梗阻数据库,进一步明确癌性肠梗阻的现状,有助于建立规范化诊疗流程。癌性肠梗阻是恶性肿瘤的常见晚期并发症,研究癌性肠梗阻对于提高肿瘤病人的诊治水平和延长患者生存期有重要意义。本次论坛的成功召开标志着太阳成集团tyc7111cc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在癌性肠梗阻治疗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医疗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对癌性肠梗阻的规范化、个体化治疗及学科发展具有颠覆性、驱动性意义。尤其是石汉平教授提出的6字方针,对于改善癌性肠梗阻症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大剂量维生素C、中医药治疗造福了一批晚期梗阻病人。
北京世纪坛医院肿瘤营养与代谢中心是一个年轻的团队,科室涵盖了肿瘤科、营养科、护理团队、科学家团队、杂志编辑社等,共47名成员,其中海外留学归国人员9人,与美国耶鲁大学、美国哈佛大学、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等学术联系密切。科室研究成果丰富,取得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重点实验室、北京肿瘤代谢与营养国际合作基地等称号。研究经费累计突破2000万元。主持《常见恶性肿瘤营养状态与临床结局相关性研究,INSCOC》等3个大型队列研究。2021年发表营养领域论文在全球医院排名第7名,诊治肠梗阻累计1000余人次,五年生存率提高了近1倍,为癌性肠梗阻的诊治突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荐稿:石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