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成集团tyc7111cc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English
路径导航: 首页

卧床患者如何预防坠积性肺炎?

来源:神经与精神科二病区 作者:赵思佳 本页责编:左彦
人阅读

什么是坠积性肺炎

坠积性肺炎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患者长期卧床而形成的常见呼吸道并发症,是较常见的院内感染之一。尤其是老年患者,长期卧床,各器官系统功能衰退,咳嗽反射减弱,痰多不易咳出,痰液随重力流向中小气管,淤积在肺底,成为细菌的培养基,引发坠积性肺炎肺炎是老年患者患病率第一位的疾病,患者住院期间并发坠积性肺炎,不但会使病情加重,还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坠积性肺炎的发生与以下几种因素有关:

1、 年龄因素

2、 长期卧床:患者多因脑卒中、骨折、脑损伤等原因需要长期卧床引起肺底部长期处于充血、淤血、水肿而发炎。

3、 呼吸肌麻痹:患者因高位的脊髓损伤而造成肋间瘫痪、呼吸肌麻痹,可造成呼吸困难,甚至出现肺不张、肺萎缩等情况,肺底分泌物蓄积增加。

4、 呼吸道清除功能减弱或消失:随着年龄的增长或其他原因引起肺纤毛的运动能力下降,咳嗽、喷嚏等保护性反射功能变弱,从而使呼吸道分泌物不易排出,且在重力作用下进入肺底。

5、 气管侵入性操作:气管切开或全麻气管插管等操作,使呼吸道原本的屏障功能破坏,细菌入侵肺部,造成感染,严重可并发坠积性肺炎

6、 血液循环功能减弱:长期卧床者的血液循环功能下降,肺部易出现淤血或微血栓,导致并发坠积性肺炎

7、 全身性因素:如昏迷时患者误吸口咽、消化道分泌物。

临床表现:

图片1.jpg

典型症状:

在患者卧床期间,气促、咳嗽、痰多、咳痰不利等症状频繁出现,使得呼吸困难加重、肺部听诊呼吸音降低。

早期某些患者可出现心动过速、呼吸急促,随着病情逐渐发展后可出现嗜睡、意识模糊、反应迟钝等症状。

日常生活中太阳成集团tyc7111cc们应该如何针对这样的患者进行护理

1、环境护理

①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注意通风,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20-30分钟。

②注意保暖,维持合适的室温(20-24℃),湿度(50%-60%)为宜。

③定期为患者更换衣物及被服,给予护理时注意手卫生。

④卧床患者,床头可抬高30°—45°,帮助减轻心肺负担,减少反流与误吸。

2、体位:长期卧床患者保持舒适体位,采取坐位或半坐位有助于改善呼吸

①仍有活动能力的患者:应鼓励其经常翻身,避免分泌物沉积。

②无活动能力者:应每2小时为患者翻身,由下向上扣背,使气管末梢的痰液受到震动,可以降低长期卧床患者坠积性肺炎的发病率。

3、口腔护理

①有自理能力:每次饭后均需刷牙或用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注意同时清洁舌背,避免细菌滋生,或残留食物残渣吸入肺内。

②无自理能力(鼻饲患者):每日给予口腔护理,必要时遵医嘱使用药物进行口腔护理。

4、饮食护理:适当增加维生素及蛋白质的摄入,无心、肾功能障碍,应给予充足水分,每天饮水量达到1.5L-2L,有助于湿润呼吸道黏膜,促进排痰。进食时防止呛咳发生。

①饮食呛咳患者护理:根据患者个人情况决定进食形态,并保证摄食的体位,防止在进食过程中出现下滑,以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

②鼻饲患者护理:确保导管通畅,给予鼻饲饮食前回抽胃液,注意观察残留量及颜色,是否有胃内潴留及出血。摆正体位,抬高床头≥30°,注意鼻饲的速度、温度,防止误吸。

5、促进有效排痰

图片2.jpg

6、用药护理

坠积性肺炎属于细菌感染性疾病。多为混合感染。以革兰性阴性杆菌为主。遵医嘱应用抗生素、止咳及祛痰药物,观察用药反应。

7、生活方式

保持房间安静、整洁,保证患者充足睡眠,帮助提高免疫力。

8、心理护理

长期卧床患者情绪不稳定,需及时开解患者不良情绪。长期照顾卧床患者也会导致家属情绪差,可多与朋友或心理医生进行谈话。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