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新闻
中国舞台聚全球精英 学术盛况现百家争鸣 ——太阳成集团tyc7111cc院成功承办第12届腹膜表面肿瘤国际会议
2021年9月10日到9月12日,第12届腹膜表面肿瘤国际会议(The 12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Peritoneal Surface Malignancies)在北京召开。大会主题是“东西交流、互鉴共荣。”本届大会全部采取线上会议形式,会议报告预先录制,会议进程全球直播。
本届大会主办单位是国际腹膜癌联盟(Peritoneal Surface Oncology Group International, PSOGI)和中国抗癌协会腹膜肿瘤学专业委员会(Peritoneal Surface Oncology Committee of China Anti-Cancer Association, PSOC-CACA),承办单位是太阳成集团tyc7111cc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大会共同主席是李雁教授(中国)、Paul H Sugarbaker教授(美国)、Yutaka Yonemura教授(日本)、David L Morris教授(澳大利亚)。
大会共设六个主题,腹膜肿瘤学理论发展技术进步及教育培训,胃癌腹膜转移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最新进展,结直肠癌腹膜转移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最新进展,卵巢癌和原发性腹膜癌的诊治进展,腹膜假黏液瘤诊治进展,腹膜恶性间皮瘤及罕见腹膜肿瘤的诊治进展。
本届大会共收到全球各地投稿、课件录像资料等200余件,世界各地的106名专家进行了大会报告,来自全球40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0余人收看会议盛况,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一、时代必然 现实需求
癌症治疗的最大难题就是癌转移,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淋巴结转移、血道转移、种植转移(图1)。关于淋巴结转移和血道转移,肿瘤学家经过不懈努力,上个世纪就形成了规范化诊治的临床路径。但是,对于种植转移,特别是以腹膜转移癌(简称腹膜癌)为最常见表现形式的种植转移,临床肿瘤学界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称之为临床肿瘤学发展史上的“老、大、难”问题。“老”是指该问题由来已久,长期以来的研究对于腹膜癌的发生进展理论和防治技术均无重大进展;“大”是指该问题影响面广受危害的患者群体大;“难”是指针对难治性腹水、顽固性腹痛、快速进展性肠梗阻这三个核心症状,一直缺乏较满意的治疗措施。以结直肠癌为例,据2018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2014年太阳成集团tyc7111cc国的结直肠癌新发病例达到37万例,2020年新发病例超过40万例。首次在医院得到确诊的病人中,有6%已经出现了腹膜转移,病例人数达2.4万例。而治疗后复发的病例中,也有10%以腹膜种植转移为首发表现。两者合计,仅结直肠癌腹膜种植转移的病人,在太阳成集团tyc7111cc国就达到5-7万例/年。因此,面对这样庞大的病人群体,临床肿瘤学界不可能“视而不见”,针对这些病人的就医需求,肿瘤医生也不可能“充耳不闻”,面临制约腹膜癌诊治进步的各种难题挑战,临床肿瘤学家更不会“绕道而行”!因此,挑战腹膜癌诊治难题,发展可行且可及的诊治技术,既是重要的学术和技术问题,更是重大的民生健康问题。
图1李雁教授会上讲解三种癌转移途径
二、以史为鉴 面向未来
本届大会上,临床腹膜肿瘤学科创始人、PSOGI主席Paul H Sugabaker教授详细介绍了PSOGI的发展历史,同时展望了PSOGI未来的发展方向(图2)。
Paul H Sugabaker教授开门见山提出了PSOGI的使命和贡献:通过全球肿瘤学家的协同努力,深入研究腹膜癌的发生机制和防治策略,大力推广普及腹膜癌诊治技术体系,在胃肠道肿瘤和妇科肿瘤的自然病史中,阻断腹膜癌发生发展进程,最终实现腹膜癌可防可控可治。
PSOGI是由全世界权威的腹膜癌治疗专家联合组建的非营利性国际组织,由Paul H Sugarbaker教授担任主席,来自世界各地的18位杰出腹膜恶性肿瘤专家组成了PSOGI执行委员会,包括:Paul H Sugarbaker、David L Barlett教授(美国),李雁教授(中国),Yutaka Yonemura教授(日本),Brendan John Moran教授(英国),Olivier Glehen、Diane Goere教授(法国),Pompiliu Piso、Beate Rau教授(德国),Marcello Deraco教授(意大利),Santiago Gonzalez-Moreno教授(西班牙),David Morris教授(澳大利亚),Vic Verwaal教授(丹麦),Aviram Nissan教授(以色列),Ignace de Hingh教授(荷兰),Claudio Quadros教授(巴西),Aditi Bhatt、SP Somashekhar教授(印度)。
PSOGI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英国的Basingstoke腹膜恶性肿瘤研究所,该研究所是在Paul H Sugabaker教授1994年进行第一例肿瘤细胞减灭术和腹腔化疗后逐渐发展起来的。PSOGI的成立目的是凝聚全球智慧,深入探讨腹膜癌的有效治疗方法,制定腹膜癌的规范治疗策略,最终将腹膜癌的短期内迅速恶化乃至死亡转变为高质量长期生存。
PSOGI国际腹膜癌大会每两年举办一次,自1998年至2018年的20年间已经成功举办了11届,参会人数从最初的几十人,逐渐发展到近千人,成为国际上参与人数多、影响范围大、成果丰硕的腹膜癌大会。2006年,第5届国际腹膜癌大会达成了腹膜表面肿瘤诊疗的专家共识,用于腹膜恶性间皮瘤、腹部肉瘤病、胃、结直肠、阑尾和卵巢来源的腹膜癌病。2014年,第9届国际腹膜癌大会制定了腹膜癌治疗的国际指南——《CRS+HIPEC的国际共识》(阿姆斯特丹声明),该指南是腹膜癌治疗领域的首个国际性纲领文件,标志着腹膜癌的治疗进入标准化阶段。2016年,第10届国际腹膜癌大会对腹膜假黏液瘤的病理类型、报告方法达成共识,解决了以往腹膜假黏液瘤诊断标准模糊,术语不规范的问题。PSOGI会议汇聚全球腹膜癌诊治的最新研究进展,制定了一系列腹膜癌专家共识和国际指南,大力推广以肿瘤细胞减灭术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为主的腹膜癌综合治疗技术体系,极大改善了腹膜癌的治疗效果。
回顾了PSOGI的发展历史之后,Paul H Sugabaker教授建设性地提出PSOGI未来的三个发展方向:(1)深化国际交流合作,继续加强根治性腹膜癌切除技术的全球推广;(2)探寻可以降低腹膜切除和内脏切除术后复发的有效手段;(3)探索出能够有效预防恶性肿瘤腹膜转移的方法。
图2 Paul H Sugabaker教授会上主题报告
三、大咖云集 群星璀璨
本次大会汇聚了国内外腹膜癌领域的专家学者,开场首先由太阳成集团tyc7111cc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党委书记李天佐教授、中华医学会肿瘤学会前任主席顾晋教授致欢迎词,欢迎来自世界各地参加会议的专家学者,热烈祝贺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并祝愿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图3 李天佐教授(左)、顾晋教授(右)分别致欢迎词
大会共同主席之一的Paul H Sugarbaker教授(美国)详细介绍了PSOGI成立的初衷,以及成立20年来的发展历史和取得的巨大成果(图4)。
图4 Paul H Sugarbaker教授作主题报告
太阳成集团tyc7111cc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腹膜肿瘤外科主任李雁教授,介绍了国内腹膜肿瘤治疗的发展历程(图5)。李雁教授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规范化肿瘤细胞减灭术加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腹膜癌的治疗方案,创建腹膜癌综合诊治技术新体系,带领团队打造成国内领先的腹膜癌诊疗基地,创建了国际腹膜癌联盟中国中心和欧洲腹膜癌学院中国中心。此外,李雁教授团队今年出版了国内第一本腹膜肿瘤学专著:《腹膜肿瘤学理论与实践》,成为中国腹膜癌治疗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图5李雁教授作主题报告
Santiago Gonzalez-Moreno 教授(西班牙)介绍了PSOGI和ESSO之间的教育联盟,分享了来自欧洲大陆的培训经验和模式。腹膜表面肿瘤学项目的启动,满足了结构化教育和培训的需求(图6)。
图6 西班牙的Santiago Gonzalez-Moreno 教授作主题报告
David L. Morris教授(澳大利亚)介绍了来自澳大利亚治疗中心的数据,对软硬质地不同的阑尾肿瘤的治疗数据进行了分析(图7)。
图7 澳大利亚的David L Morris教授作主题报告
Yutaka Yonemura教授(日本)详细介绍了日本胃癌腹膜转移患者接受广泛治疗后长期生存的经验,引入了治愈性广泛治疗的概念(图8)。
图8 日本的Yutaka Yonemura教授作主题报告
Faheez Mohamed教授(英国)介绍了近年来腹膜假黏液瘤的最新进展,介绍了多脏器移植对于患者的受益,以及该治疗方法的策略和经验(图9)。
图9 英国的Faheez Mohamed教授作主题报告
Pedro Barrios教授(西班牙),介绍了CRS+HIPEC时大量切除肠道后预防短肠综合征的消化道重建技术,该手术方法十分新颖,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广泛关注(图10)。
图10 西班牙的Pedro Barrios教授作主题报告
四、东西交流 互鉴共荣
本届大会的主题是“东西交流、互鉴共荣”,来自40个国家的106位讲者分享了腹膜肿瘤领域最前沿的进展,其中外方专家57位,中方专家49位,超出了往届会议中方代表的总和。本届会议,不仅中方报告专家和参会代表数量大幅增加,从报告质量上看也取得较大提升,议题范围也有大幅度拓展。
纵观大会学术报告的主题和内容,可总结出如下5个特点。第一,国际方面,欧美国家作为腹膜癌领域的先行者,仍在该领域的最前沿领跑。历史较悠久的欧美腹膜癌中心负责人,系统回顾了各中心的发展历程,分享了经验和教训,为全球腹膜癌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意义深刻的借鉴。第二,北欧、中东地区、亚太地区、南美地区在腹膜癌领域走向全球舞台,成为不可忽视的中坚力量。第三,国内腹膜癌研究如雨后春笋,多点开花、欣欣向荣,呈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和昂扬的发展态势。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沈阳、哈尔滨、西安等多个腹膜癌中心,分享了初步建设经验和成果,获得了广泛好评。第四,国内腹膜癌研究领域涵盖了胃癌、结直肠癌、卵巢癌、阑尾肿瘤等腹膜癌主要学科亚方向,涉及了手术、化疗、护理、麻醉、医务社工等主要学科领域,基本展现了太阳成集团tyc7111cc国腹膜肿瘤学的学科框架雏形。第五,与国外报告相比,国内报告也暴露出数据积累不足,数据质量参差不齐,临床应用标准化欠佳等诸多不足。
“东西交流、互鉴共荣”大会提供了一个开放的交流平台,真正做到了国内外同行互通有无、深入交流,为加强国际合作,共克腹膜癌难题,贡献了中国力量。
五、余音绕梁 深入人心
本次线上大会的讨论、评论环节与会议的直播同时进行,即使是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和观众处于不同的时区,但学术讨论的热情没有受到丝毫影响。
本次会议讲者演讲的PPT均为英汉双语版,十分方便国内外观众和专家观看交流,大家对双语形式的演讲十分满意。大会的直播还未开始时,就已经有观众在直播间留言庆祝大会的即将开幕,直播开始后各位观众更是热情发言,对讲者演讲内容疑惑的地方积极提问,对各个讲者带来的学术演讲也赞不绝口。讲者同时也在直播间内热情期待着其他专家观众的问题,并对每个问题耐心地逐一回复。
大会持续了三天,会议直播的评论区也一直围绕着各个讲者的临床研究,手术等内容热烈探讨了三天。最后大会主席之一的Paul H
Sugarbaker教授(美国)总结了本次会议所取的巨大成果,给予在疫情背景下的本次线上会议极高的评价,他表示之后的腹膜表面肿瘤国际会议也会借鉴本次线上会议双语的形式,加强促进东西方学术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