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成集团tyc7111cc与党的故事

两优一先 【优秀共产党员】风雨无阻的抗疫先锋

来源:宣传中心 本页责编:左彦,范晓 发布时间:2021-07-30 人阅读
字号:

图片1.jpg

张美颖,女,1983年4月出生。2004年8月参加工作,2012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太阳成集团tyc7111cc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干部神经内科护士长。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2020年的春节多了一分凝重,北京小汤山医院临危受命成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医院。张美颖作为一名在ICU工作多年的护士,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共产党员,毅然决然请战一线,成为第一批进驻战备病区开展护理工作的医务人员。

3月初接到通知,前往小汤山定点医院进行新冠肺炎相关知识培训。期间为更好地服务归国人员,张美颖和同事们完成了中英文标语的制作。

图片2.jpg

培训结束后,进入战备病区,她成为定点医院战备区的一名护士。在她刚刚进入院区时,那还是一片工地。根据院感要求,有着多年ICU工作经验的她,顺利完成了病区内ICU病房的准备工作,包括合理摆放及使用抢救物品仪器设备、物品准备是否齐全、护理工作是否节力等等。

因收治人员特殊,重点内容只进行口头交接,存在较大漏洞,为方便护士交接班并保证护理质量,她自行设计了护理交接表单,被病区采纳并使用。为了方便操作,减少护士走动,频繁进入污染病房,降低感染风险,她还亲手制作物品收纳挎包。根据班次安排,她和其他医院的5名护士被安排到了一组,并被任命为组长。根据组员的工作经验、专业、年资、以及工时,对小组进行了班次及人员的搭配,形成了互补互帮互助的工作模式。

图片3.jpg

3月16日定点医院正式启用,是她的第一个夜班,收治了病区的第一批特殊旅客,采集咽拭子,静脉采血,健康宣教……连续工作了17个小时后,顺利完成了第一批客人从收治到筛查的全部工作。这在平时看起来简单的工作,在佩戴防护服和护目镜的情况下,显得异常困难。防护服使行动变得笨拙,护目镜让视物不再清晰,双层橡胶手套给每一项操作增加了不小的难度……镜框和口罩带来的“最美压痕”,倒像是它们送给她的“军功章”。

4月5日,那一晚是她最后一个夜班,送走了病区的最后一名特殊旅客,但她的工作还在继续,病区终末消毒,文件整理,仪器收纳……长时间不吃不喝、不眠不休,无疑是对生理和心理的双重考验,但她用坚定的意志和信念,经受住了考验,圆满完成了任务!当她听到患者说“谢谢”的一瞬间,所有的劳累和苦痛都化成一抹微笑,化作对他们的美好祝愿!只要他们第一时间拿到检验结果,能最快得到诊治,或是顺利离院,她所做的一切就都是值得的!

图片4.jpg

2020年6月,在连续50多天无新增本地确诊病例后,北京新冠疫情卷土重来。北京市迅速启动应急机制,按照“应检尽检,愿检尽检”原则开展核酸检测的工作。北京世纪坛医院接到上级通知迅速成立核酸检测采样队,由张美颖带队前往丰台、海淀、西城等多个社区、学院及单位为居民进行核酸采样工作。

正值酷暑时节,采样地点条件有限,要么在蚊虫密集的公园草坪,要么在毫无遮挡的学校操场。穿着厚重且密不透气的防护装备,每当脱下装备时,内穿衣全部都湿透了,摘下双层乳胶手套双手被汗液浸泡发白起皮,但她没有一句怨言。

为了减少人员聚集等待,降低风险,她带领的采样队不仅要负责标本采集工作,还要承担现场指挥、场地消杀、标本存放及运输、终末处理等工作,工作间隙还为等候居民普及防疫相关知识,可谓身兼数职。

图片5.jpg

6月24日,北京突降暴雨,排队的居民仍然没有散去。为尽快完成采样工作,让居民们安心,她带领队员们冒雨在帐篷下继续坚持工作,暴雨夹着狂风并没有让大家退缩,直到深夜零点左右终于完成了社区全员采样!居民们为了表示感谢,特派代表深夜冒雨送来慰问。这份双向奔赴的情谊在雨夜里温暖了大家的心扉。

党始终坚持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用“一切为了人民”的实际行动,与百姓同呼吸、共命运。在中共北京小汤山定点医院临时委员会、小汤山抗疫专班组的带领下,设立世纪坛医院临时党支部。

张美颖得到组织认可,成为临时党支部的组织委员,驻地小组负责人,同时担任世纪坛医院驻小汤山宣传组宣传员,组织驻地人员召开民主生活会,关心关爱驻地队员,制作文化衫、设计胸牌,给队员留下一个个难忘又富有意义的生日纪念。参与北京护理文化周“你有多美”随手拍活动,世纪坛医院“最美逆行者”照片征集活动,大力宣传医护人员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和先进事迹,用实际行动提高抗疫队伍的凝聚力和意志力,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