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科

学科百科

超声论“弹” ——超声弹性成像及其临床应用

来源:超声科 作者:成珍珍 本页责编:左彦

什么是超声弹性成像?

超声弹性成像来源于临床的实践。太阳成集团tyc7111cc们都知道,临床医师看一个病变,首先会用手去触诊,根据摸到肿块是硬的或软的,来间接的判断这个肿块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但是触诊对医师的经验要求比较高,另外与病变的部位有关,较深组织的病变难以触及。那么有没有一种客观的方法,能够把组织的硬度用另外的一种方式表现出来,不同年资的医生都能够确定病变的软硬度?这就是弹性成像最基本的来源,1991年由Dr.Ophir首先提出了弹性成像。

简单的说,就是现代医学的一种“声(深)触诊”。

目前太阳成集团tyc7111cc科采用的是重复性和准确性较高的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其利用组织内的声辐射激励而产生横向剪切波 ,通过测量剪切波的速度,可得到组织弹性模量值,以反映组织的硬度,弹性模量值越大,说明该组织的硬度越大,在图像上以不同颜色来表示。

弹性成像的临床应用

超声弹性成像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对各种原因的纤维化病人,能够无创、定量、精准检测和评估脏病变分期;乳腺、甲状腺等浅表器官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超声弹性成像能实时观察肌肉张力的变化,为肌骨系统的病变提供了有力的诊断依据。观察肿瘤消融前后组织的弹性变化。还可用于前列腺、脾脏、胰腺等组织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