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胰外科

科室新闻

太阳成集团tyc7111cc院彭吉润教授团队科研成果入选 2019年度“中国生物信息学十大进展”

发表日期:2020-03-17 来源:胃肠肿瘤外科 肝胆肿瘤外科 作者:李天雄 本页责编:左彦,李春慧

为推动太阳成集团tyc7111cc国生物信息学的学科发展和创新研究,充分展示和宣传太阳成集团tyc7111cc国生物信息学领域的重大研究成果,《基因组蛋白质组与生物信息学报》(Genomics, Proteomics &Bioinformatics,简称GPB)组织进行了“中国生物信息学十大进展”的年度评选,得到了广泛认可。2019年度中国生物信息学进展评选工作增设了分类评选,由领域同行专家首先评选出了2019年度“中国生物信息学十大数据库”、“中国生物信息学十大算法和工具”、“中国生物信息学十大应用”;在分类评选的入选工作中进一步评选,进而产生2019年度“中国生物信息学十大进展”。2019年度评选结果于今年2月发布,太阳成集团tyc7111cc院彭吉润教授科研团队联合北京大学张泽民、任仙文团队,和勃林格殷格翰药业公司刘康团队的研究成果“细胞动态行为推断算法助力细胞癌免疫微环境的解析”入选2019年度“中国生物信息学十大进展”。

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迅速得到推广,相关基础研究成果不断,其中关于肿瘤微环境的研究一直是热点之一。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为系统解析肿瘤微环境的组成与特征提供了强大的实验工具,但如何推断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的动态行为是亟需解决的生物信息学问题。

d1.jpg

图1:利用单细胞测序技术与分析方法刻画肝癌动态免疫图谱。(A) 技术流程:结合不同单细胞测序技术对肝癌多个免疫相关组织进行测序与分析;(B) 结果概述:肝癌不同免疫相关组织呈现出细胞富集的特异性,且不同组织特别是肝癌组织、周淋巴结、腹水之间存在复杂的细胞迁移动态关系。

彭吉润教授团队以细胞癌为例进行攻关,通过系统整合当前细胞动态行为推断算法并建立配套的统计检验方法,揭示了肝癌病人腹水免疫细胞的来源和肿瘤树突状细胞的动态行为。通过集成基于基因表达谱相似性推断算法的高普适性、基于线粒体突变推断算法的高可信度和RNA剪接动力学分析可指示细胞动态行为的方向等不同算法的优点,并进行假设检验,揭示了肝癌病人腹水淋巴系免疫细胞主要来源于外周血,而髓系免疫细胞主要来源于肿瘤及癌旁组织。肿瘤中的一群LAMP3+树突状细胞则具有从肿瘤向淋巴结迁移的能力,并可通过表达多种配体与受体调节T淋巴细胞的浸润与表型。为便于理解,附文章配图。这些发现对于理解肝癌的免疫逃逸机制和开发新的免疫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该成果发表于《细胞》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