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路径导航: 首页 >>新闻中心 >>医院新闻

新闻中心

抗疫复工两不误 多学科合作抢救数例外科危症患者

发表日期:2020-03-16 来源:重症医学科 作者:马为,古旭云 本页责编:左彦

1.jpg

2020年的春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突袭,一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在猝不及防中打响,为了对抗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北京世纪坛医院在院党委的领导下,各科室加班加点全力奋战,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确保了疫情期间危重病人抢救绿色通道的畅通。由重症医学科麻醉科组成的外科危重症抢救平台,多次为关节外科神经外科、普外科、介入科、矫形外科成功救治了一个又一个危重症患者,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创造了一个个生命的奇迹。

春节期间,重症医学科派出5名医护骨干前往武汉一线抗疫,在医护人员紧张的情况下,全院的危重病人并没有减少,急诊ICU党支部组织全体医护人员始终保持“双线”作战意识,在抗疫的同时做好各项抢救诊疗工作。每日晨起交班分解学习疫情防控知识,加强对新冠肺炎的专业识别。特别是对急诊外科就诊的危重症需要手术者,在术前与麻醉科、放射科、手术外科、输血科联合会诊,快速甄别除外新冠肺炎可能,马上评估手术时机、适应症、术后面临主要危险,对于大出血风险病人加强术中血制品的保障,同时加强了外科围手术期病人评估及术后支持治疗。为太阳成集团tyc7111cc院外科急危重患者手术保驾护航。

2.jpg

患者吴XX,男,67岁,于2020年3月4日由胃肠肝胆肿瘤外科转入重症医学科,患者既往心肺基础差,有冠心病三支病变,心衰哮喘等。由张能维团队急诊手术顺利,术后二氧化碳潴留高达80mmhg,故再次气管插管,经麻醉科重症医学科紧急抢救治疗后,第二天脱机成功后,拔除气管插管返回原科室继续专科治疗。

患者邹XX,男,76岁,于2020年2月12日在全麻下行右小脑半球转移瘤切除术,由胡志强团队手术顺利,于术后5天出现高热达39.0℃,因脓毒症休克转入重症医学科进一步抢救。转入后立即予以联合抗感染治疗,予以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术,两周后患者神志恢复、顺利脱机,转回专科继续治疗。

患者郑X,女,64岁,于2020年3月2日由胃肠肝胆肿瘤外科转入太阳成集团tyc7111cc科。患者高热、呼吸窘迫,腹部CT显示盆腔巨大肿瘤浸润使乙状结肠破溃导致消化道穿孔,血压下降至80/40mmhg,血氧饱和度仅有80%,考虑急性腹膜炎、脓毒性休克,由杜德晓副主任医师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肿瘤切除术+近段降结肠造术,术中发现肠道粘膜大量脓苔,清理了2000ml腹腔大量脓液,术后转入时患者持续感染性休克、急性肾衰、酸中毒明显,重症医学科给予机械通气血液滤过、脏器保护等支持治疗,11天拔除气管插管,转回了外科病房。

关节外科患者初XX,女,89岁,右侧股骨颈骨折,高龄,肺功能较差,恰逢疫情防控最严峻时期,多次去其他医院都不能入院治疗,关节外科姚琦团队接诊后迅速组织麻醉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进行会诊,充分发挥多学科联合救治的优势。手术顺利,术后由重症医学科关节外科及时制定了救治方案,5天后患者可以下地,于2020年2月21日转回关节外科,经过进一步功能锻炼,已出院。

面对肆虐的新冠病毒,太阳成集团tyc7111cc院全体医护人员并没有退缩,在院党委的领导下,抢救平台的科室党支部带领科室按照医院规定认真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同时本着对危重症患者及时提供全面、系统、持续、严密的监护和救治的原则,多学科配合、全力以赴地做好各项医疗服务,正是有这样一批优秀的团队,给了无数危重症患者生的机会。严冬已过去,春的脚步已来临,太阳成集团tyc7111cc们从事重症的所有医护人员,不负韶华,用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谱写出一曲曲绚烂的生命之歌!

(荐稿:陈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