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路径导航: 首页 >>新闻中心 >>医院新闻

新闻中心

为了病人的呼吸通畅 ——麻醉科与呼吸内科联合救治一例高风险气道内肿瘤患者

发表日期:2020-01-15 来源:呼吸与危重医学科 作者:王薇伟,陈娇阳 本页责编:左彦

image001.png

麻醉科赵斌江主任及团队成员进行气管插管及实施全麻

患者58岁,但重度肥胖,1米68的身高,体重达到110公斤,曾经两次心肌梗塞,心脏内先后植入了5枚支架,需长期口服抗凝药物,同时还有慢阻肺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雪上加霜的是患者九个月前因肺鳞癌行了外科胸腔镜下左上肺叶切除术,此次又因咯血入院,复查发现气管内肿物。气道内肿物导致了咯血及部分气道栓塞,严重可危及生命。患者转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后,科内组织相应专家充分评估患者的病情,气管镜下行气道内肿物切除存在高度风险,如全麻有相对禁忌征,患者不能耐受较长时间的全麻;因长期服用抗凝药物,手术过程有肿物破大出血的可能等等。

image003.png

气管镜下气道内肿物生长情况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介入团队对患者抗凝药物进行调整,并且为减少手术时间,把常用的二氧化碳冷冻联合APC电凝止血方案改为APC圈套器联合YAG激光方法。2020年1月14日下午,麻醉科赵斌江主任及其团队给予患者全麻及气管插管,气管插管为气管镜下顺利完成各项治疗提供了保障。在麻醉呼吸机的支持下,通过气管插管进入治疗专用的电子气管镜,可见肿物位于气管九点近左主支气管处,肿物已经部分阻塞左主支气管,触之极易出血。丁新民主任在助手帮助下,先用APC圈套器切除大部分肿瘤组织后,然后用YAG激光切除残余部分肿瘤,手术过程顺利,无明显出血,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手术整个过程耗时约20分钟,麻醉恢复后患者安返病房。术后12小时,患者无咯血及呼吸困难,已经恢复平时正常活动。

image005.png

气道内肿物YAG激光烧灼及少量出血情况

呼吸内镜下介入治疗是目前呼吸领域较有生命力的新兴技术,通过微创的方法可有效治疗气道内良恶性肿瘤、支气管内膜结核、支气管异物等疾病。随着医院学科的整合,近年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在医院及麻醉科等兄弟科室的大力支持下,紧跟学科发展步伐,在此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image007.png

气道内肿物APC圈套器及YAG激光治疗后

(荐稿:丁新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