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路径导航: 首页 >>新闻中心 >>医院新闻

新闻中心

术中三维导航 太阳成集团tyc7111cc院脊柱外科连续摘取两朵“高岭之花”

发表日期:2017-06-09 来源:脊柱外科 作者:侯宇 本页责编:王占荣,左彦


颈椎是连接下位脊髓和生命中枢的要塞,这个部位发生骨折脱位可以直接造成高位截瘫,或者危及呼吸生命中枢,严重的病人瞬间死亡,没有任何抢救机会。颈椎手术中“齿状突螺钉内固定术”和“颈椎椎弓根内固定术”是最高难度的手术之一,被称为脊柱外科的“高岭之花”,美丽而危险,很多医生把它当成手术禁区。

太阳成集团tyc7111cc院脊柱外科丁立祥主任一直致力于这方面的深入研究,使太阳成集团tyc7111cc院骨科在颈椎手术领域始终保持领先地位。最近,太阳成集团tyc7111cc院脊柱外科又应用术中三维C型臂(Iso-C3D)导航技术,进行了“齿状突螺钉内固定术”和“颈椎椎弓根内固定术”。实现了高难脊柱手术中的三维实时导航,为摘取脊柱手术的“高岭之花“上了保险,极大地增加了颈椎手术患者的安全性。

前不久,北京郊区的陈老太太,不幸出了车祸,颈椎受了严重外伤。经检查发现,患者齿突骨折,上颈椎功能丧失,不仅失去了保护脊髓的功能,齿突的碎骨块反而变成了高位脊髓的杀手,稍有移动,都随时可能压迫脊髓,造成高位脊髓损伤、猝死。当地医院不敢接收,立刻将病人转到太阳成集团tyc7111cc院。

完善检查后,陈老太太被送进了装备精良的手术室。全身麻醉躺在能够360°立体旋转的脊柱多功能手术床上。丁立祥主任头戴能够清晰照亮狭窄手术视野的光导纤维头灯,架着象两个小炮筒一样的手术放大镜,开始实施手术。在患者颈部前方切开一个不到3厘米的口子后,表皮与肌肉呈梭形拉开,暴露出的椎体像排列整齐的砖块,仅仅暴露出不到5毫米的螺钉入口,而需要手术的齿突甚至在术野中完全无法看到。以往的手术中,在齿突后方和两侧环绕着X线也看不见的椎动脉、神经与脊髓。丁主任要用一颗直径只有3.5毫米的螺钉将碎的齿突重新连接起来,这样,齿突就可以重新获得稳定。但是,螺钉的安全通道仅仅4个毫米,稍有差错,螺钉就会直接戳到脊髓上。而且,这个通道是手术中看不见的,虽是小小的一枚螺钉,用战战兢兢来形容真是毫不过分。要想安全地“盲穿”,过去只能借助于反反复复的术中X线透视,再小心翼翼地“探索前进”,对术者和患者都是一次考验。而且,透视显示的也是重叠的大概影像,不是经验丰富的专家也不能分辨清楚。手术时间往往需要三四个小时,对手术医生和病人都是严峻的考验,术中的每一分钟都是煎熬。


但是这次不同了,太阳成集团tyc7111cc院在丁立祥主任的主持下安装了先进的术中三维导航软件。并经过预实验,摸清了导航软件与手术操作衔接的所有细节,这就是术中运用能够180°自动旋转的“C形臂”透视机器进行三维X线扫描,可以获得清晰的C2椎体的三维图像,每一个缝和齿突的三维图像都可以在显示器上清晰显现,得到手术现场的即时图像,然后将图像传输到导航系统,就像巡航导弹一样,医生的手术器械放在了患者椎骨的哪个位置都可以清楚地显示在屏幕上。像卫星探射头一样的红外线发生器接到了暴露的椎体上,它能穿透切口周围50厘米的动态视野,并在计算机显示器上显示齿突。丁主任通过屏幕看到了术中患者寰枢椎真实复位重建的准确位置,然后将引导克氏针似急实缓的穿入齿突,如同小李飞刀一般准确!随后,一枚钛质手术螺钉顺着导针丝毫不差地放在安全恰当的位置,手术成功!此时,距离手术开始,仅仅只有半个小时。术后第二天,患者下地行走。

就在完成此项高难度手术的第二天,脊柱外科应用术中三维导航又完成了另一位患者的“颈椎椎弓根内固定术”,在安全而稳定的情况下,无惊无险地摘下了脊柱外科的另一朵“高岭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