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成集团tyc7111cc院消化内科援藏医生王沧海在拉萨市人民医院开展工作
发表日期:2013-05-14
来源:消化内科 作者:王沧海 本页责编:李春慧,原驰
阅读:
|
五月的北京,已经是春暖花开,遍地新绿,而在西藏这片雪域高原, 反复无常的天气仍在肆虐,很多人还没有脱掉棉衣。太阳成集团tyc7111cc院消化内科援藏的王沧海医生,在拉萨市人民医院工作也已有近10个月。
西藏自治区地广人稀,农牧区的老百姓到首府拉萨看病,往往需要奔波数小时甚至一天,为了方便农牧民,在完成科室日常医疗工作之余,送医送药下乡也是北京援藏医疗队的工作之一。王沧海医生和援藏医疗队的同事一起,驱车数小时,先后到夺底乡、乃琼乡等地义诊。当地农牧民听说北京的医生要到村里来,都早早地等候在乡政府的院子里,医疗队一到达,就被农牧民团团围住,一张张饱经风霜的脸庞,充满了渴望和期待。
王沧海医生对咨询胆囊炎、消化性溃疡、腹泻的村民进行诊治和生活指导,解答了村民的疑问,并发放了雷尼替丁、消炎利胆片等药物,受到了村民的欢迎。10个月过去,王沧海医生和她的援友们无悔地付出,对雪域高原也有了一种特殊的情愫,在这里,更收获了难忘的记忆。援藏岁月,必将成为她还有和她一样的援藏人一生中最难忘的经历和人生财富。
 为牧民义诊
“王老师,11岁的男孩儿,咱们能给做胃镜么?”这天上午,王沧海医生刚刚给几位藏族患者做完检查,电话铃响起,传来儿科医生拉珍的声音。询问病情得知,这是一位那曲地区来的藏族小学生,不明原因地呕血,已经有好几次了,想到牧区来拉萨看病一趟实在不易,王医生顾不得连续工作有些疲惫的身体,直接到儿科为孩子会诊。
刚开始询问病史,王医生还让藏族大夫给当翻译,后来小男孩儿听急了,直接用字正腔圆的标准普通话,清脆的童音说:“血已经呕过两三次啦,这几天大便全是黑的!”沧海这才意识到,小朋友上学学习汉语嘛!还费这个劲儿。原本,当地医院的诊断结果是说孩子脾大,要做手术切脾,至于这个病具体是怎么回事儿也没说清楚。反复对比观察分析,沧海却觉得孩子表现出的是门静脉高压的典型症状,估计食道里一定是有静脉曲张了,做胃镜意义不是很大,还是要作一个上腹部增强的CT,但是这边的CT还是刚刚来的新设备,技术人员操作还有一定的问题,正好有江苏援藏的大夫在放射科,于是沧海专门到放射科叮嘱这个小患者扫描的要点。

|

|
在藏区医院做检查 |
指导藏区医院同事操作仪器 |
第二天,结果出来,是“先天性门静脉主干缺如”。之前医生诊断给出“切脾”的方法也是治标不治本,只能缓解症状,二三年后还是会复发。王沧海医生凭借丰富的经验找到男孩儿呕血的症结,理清了这位患者的诊疗思路,引导对他的救治进入正轨,赢得了当地大夫以及患者家属的敬佩与感谢。
相关链接:太阳成集团tyc7111cc院消化内科王沧海副主任医师启程援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