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路径导航: 首页 >>健康科普 >>科普文章

健康科普

老年腿脚痛需防下肢动脉硬化(二)

发表日期:2009-12-25 来源:血管外科 作者:冯亚平 本页责编:王占荣,原驰

 

 

在进行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诊断过程中需与一些疾病相鉴别。

◎ 首先是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其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不同的是,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多见于男性青壮年,且患者一般均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病史。该病是一种慢性、周期性加剧的全身中小型动、静脉的炎性阻塞性疾病,主要累及下肢的动脉,如足背动脉、胫后动脉、腘动脉或股动脉等。约有40%的病人在发病早期或发病过程中,小腿及足部反复发生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90%以上患者有吸烟史。

◎ 第二需鉴别的疾病是多发性大动脉炎。该病多见于年轻女性,主要侵犯主动脉及其分支的起始部,如颈动脉、锁骨下动脉、肾动脉等。病变引起动脉狭窄或阻塞,出现脑部、上肢、下肢或肾脏的缺血症状。

◎ 第三是结节性动脉周围炎。该病可有行走时下肢疼痛的症状。

◎ 第四是特发性动脉血栓形成。本病在临床上比较少见,往往并发于其它疾病,如胶原性疾病(全身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动脉周围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和红细胞增多症,也可发生于手术或动脉损伤后。发病较急,并可引起肢体坏疽。

◎ 第五是急性下肢动脉栓塞。该病任何年龄的患者都有,起病急骤,患肢忽然出现疼痛、苍白、厥冷、麻木、运动障碍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多见于心脏病患者,如房颤,栓子多数在心脏内形成,脱落至下肢动脉内。根据以前无间歇性跛行和静息痛,发病急骤,比较容易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相鉴别。

总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常是全身动脉硬化的局部表现,故许多患者可合并其它重要器官的动脉硬化性病变,如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脑动脉硬化等。在病程中随时有发生心肌梗塞、脑溢血或脑血栓形成等严重并发症,预后较其它慢性动脉阻塞性疾病,如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差,如伴有糖尿病,预后也较差。

动脉硬化性闭塞是一种器质性病变,至今尚无一种药物能使病变动脉恢复弹性和再通。对于下肢动脉硬化的治疗,早期可以使用血管扩张药,意在促进更多的侧支循环形成,也可以辅助使用一些中药,以缓解症状。需要提醒的是,在临床上,有许多病人由于专注于中医治疗,失去了宝贵的治疗时机,而使肢体坏死,最后不得不截肢。这一点不能掉以轻心!

目前,所用药物的主要作用在于制止疾病的继续发展,改善患肢的侧支循环,缓解疼痛和促使溃疡愈合,避免截肢。但如果症状严重,还是应该采取手术治疗。患者一旦出现间歇性跛行并经动脉造影证实有下肢动脉严重狭窄(管径小于正常管径的50%)时,则需手术治疗。当伴有严重静息痛或足趾溃疡及坏疽时,更需手术治疗。

对人类一生中起着重要支撑作用的两条腿太阳成集团tyc7111cc们要倍加珍惜,要注意对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防患于未然。因为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弥漫性病变,往往涉及脑、心、肾等重要器官的动脉供血,因此,预防就显得格外重要。

◎ 首先,患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严密监视病情,切勿掉以轻心。肥胖患者应减轻体重。

◎ 其次,饮食要注意合理调节,防止脂质代谢紊乱和血固醇过高。中年以后应避免经常进食过多动物性脂肪及含固醇较高的食物。多吃含有丰富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豆类、豆制品、植物油、各种水果等。尽量避免高脂肪饮食、高糖、不易消化及刺激性食物,饮食宜清淡。

◎ 第三,从年轻时就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经常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平时可以做一些适当有规律的步行锻炼,放弃吸烟、酗酒等不良嗜好。

◎ 第四,一旦罹患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也不要惊慌,只要及时对症治疗就好。可进行适当运动,但走路步伐不宜过快,以免引起缺血症状发作。亦不能搬动重物。患肢要注意保温,出现足部发凉时,不可冒然用暖水袋暖脚或热水泡脚,因为这样会加重下肢缺血,使病情加重。平时患者的脚部应保持干燥、清洁,勤剪趾甲,穿合适的鞋袜,避免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