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医院药师培训”为载体,引导树立学习风尚,创建学习型科室(二)
发表日期:2009-03-26
来源:药剂科 作者:张瑞华 本页责编:原驰
阅读:
|
二、药师培训
1.健全基地工作制度 包括:培训基地工作任务,基地主任、秘书、带教老师的职责,医院药师培训须知、医院药师考核制度等。
2.制订轮转、培训计划和考核标准 (1)轮转计划:针对本科、硕士、博士不同学历及专业方向不同,制定3个不同岗位轮转计划。 把“医院药师培训细则”的要求与药剂科制剂专业的特色相结合,将可选的制剂室都作为必选科室,但时间略有缩短,使学员全面了解药学发展趋势和掌握药学专业的基本技能,培养复合型药学人才。 (2)培训内容:从事医院药学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规章制度、操作流程等各岗位职责所必备的能力。 (3)出科考核标准:根据岗前培训内容制订出科考核标准和考核试题,达到培训后能够独立工作的目的(一般员工标准),考核成绩记录个人技术档案。
3.培训方式 (1)参加药剂科“各专业小组岗位技能”培训。 (2)参加药剂科每月2次周四中午12:30组织“科内继续教育”。 (3)参加药剂科“临床药学小组”病例讨论、处方分析。 (4)参加药剂科“医院药师”专业小组培训。 (5)参加医院组织的“英语”培训。 (6)参与医院病例检查工作。 (7)加北京药学会等学术组织的专业组继续教育,如:药师沙龙、临床药师与医师互动讨论、临床药学小组、药剂学小组、计算机管理小组等。 (8)业余时间个人自学。
 药师培训
4.重新修订培训计划 随着医药事业腾飞的发展,药师工作不再局限于药房和制剂,也不仅仅限于药学信息的收集、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血药浓度的监测等。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颁布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及三级甲等医院的达标要求中都明确提出医院药学要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参与临床疾病诊断治疗,提供药学技术服务,提高医疗质量。 2008年3月5日召开带教老师工作会议,提出了新的教学管理理念:“各岗位培训计划,以每周为单元来制订”。修改培训计划工作,实际也是对带教老师的培训,带教老师在8小时以外收集资料,购买书籍,在制订培训计划中学习,反复修改,反复讨论,总计召开了19次会议,带教老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得到很大提高。 (1)培训计划创新点 培训计划内容包括:理论培训、技能培训、思维培训、教学培训、完成作业五项,每项内容都与本专业组的特点环环相扣,知识点融会贯通。使学员明确了自己每周要学习那些专业理论,掌握哪些专业技能,知道对自己所学的专业理论和技能,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培养学员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让学员作为教师,每周一次复述本周掌握的专业知识,带教老师点评,培养学员教学能力。 门诊药房培训计划侧重于患者的用药教育,住院药房培训计划侧重于以疾病为导向的药物治疗知识,临床药学培训计划增加临床实践,药师随医生一对一地学习,直接面对患者,随医师查房、进行体格检查、采集病史、诊断、建立药历、写病程记录、参加病案讨论等,熟悉临床医生的工作程序,参与一些具体病例的诊疗过程。 (2)专科临床实践目的 A.能够读懂专科病历。 B.掌握三种常见病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鉴别诊断、药物治疗原则,熟悉药物治疗结果评价方法,并能制订合理用药方案。 C.具有针对特殊患者(伴肝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或肝、肾功能不全)制订个体化用药方案的能力。 D.能初步发现不合理用药及解决用药问题。 E.掌握撰写专科药历的方法。

培训笔记
(本页责编:李春慧,MMS)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