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路径导航: 首页 >>健康科普 >>科普文章

健康科普

“钥匙孔”手术 ——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发表日期:2009-03-19 来源:骨外科 作者:陈迎春 本页责编:原驰

 

  微创,指以最小的侵袭或损伤达到最佳疗效。狭义指:目前以内窥镜为主要手段的外科技术,广义指:整体上最大限度地减少医疗过程中诊断和治疗对患者的各种损伤,贯穿于整个临床过程。

  微创手术操作系统将先进的科技和临床完美结合,具有高度清晰的观察性能、灵活稳定的固定装置和精心设计的手术器械。它革新了传统手术方式,推动了脊柱外科技术的发展,是侵入性脊柱外科手术最安全、最有效的一场的技术革新,为患者提供了一种损伤小、疗程短、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微创带来的优势
  v 损伤小,组织剥离少,术中出血少。本操作仅需切开1.8cm左右的皮肤切口,通过扩张管扩大手术通道,避免了剥离所致的组织损伤和出血,镜下使用双极电凝,可清楚找到出血部位,予以止血,可更轻柔地操作硬膜囊和神经根。
  v 最大程度地降低了对脊柱稳定性的破坏。操作系统仅需切除椎板间黄韧带或极小范围内咬除部分椎板及小关节突,脊柱的稳定性得到维持,术后卧床时间缩短,恢复快。
  v
手术精细,减少了操作损伤的危险。采用高压氙灯冷光源照明(亮度高),镜下视野面积最大可放到至64倍。清晰的视野避免了传统手术的某些盲目操作,放大的视野可更好地区分解剖结构,减少了操作损伤的危险。
  v 可同时进行多部位、多间隙的椎间盘手术。对于两个间隙以上的椎间盘突出,可依次进行不同间隙的手术,既清除了病灶,又减少了脊柱破坏,避免了全椎板或半椎板手术带来的脊柱不稳定。
  v 由于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损伤少,术后感染可能性降低到最小,病人痛苦减少,住院时间大大缩短,用药量减少,降低了住院费用。


  手术适应症
  
v 以根性痛为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
  
v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v 单节段侧隐窝狭窄症和(或)神经根管狭窄症
  
v 单节段脊柱不稳

  典型病例(箭头指示突出间盘)


  (供稿:张海英)
 
 (本页责编:王占荣M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