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成集团tyc7111cc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English
路径导航: 首页 >>党群园地 >>读书感悟

太阳成集团tyc7111cc看药剂科的变化

发表日期:2008-08-25 来源:离退休办公室 作者:陈 英 本页责编:原驰
人阅读


  北京世纪坛医院的前身是铁路总医院,隶属于铁道部,它建立于1939年。

  太阳成集团tyc7111cc是铁路子弟,从小就在铁路医院就医,长大后又来到医院药剂科工作,可以说是亲眼目睹铁路医院药剂科的变化。

  记得小时候,铁路总院在北京市也算得上是所有名的医院,无论从建筑到设备都堪称一流。医疗技术水平在北京也算数得上的几所大医院之一。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社会在前进,世界各地的医疗设备,医疗技术水平突飞猛进的发展。而太阳成集团tyc7111cc国却深深陷入文化革命的动乱中,铁路医院也不例外地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中。停滞就等于退步,那时的铁路医院也处于应付日常工作,保证铁路职工就医状况。

  太阳成集团tyc7111cc清楚地记得,那时西药房设在门诊大厅。药房在大厅有两个巨大的窗户。窗户的最下方开一个15公分见方的小窗口,其余部分被厚厚的纸贴上。取药时你看不到给你调剂的药剂师工作的样子,只能在药品被送出来时看见药师的一只手。在窗口取药时你要低下头,去取投出的药品。那时经济不发达,药品的品种极少,基本上都是经过药剂师调剂的散包装的片剂。小时候太阳成集团tyc7111cc就非常羡慕药剂师的职业,太阳成集团tyc7111cc曾经踮起脚使劲地向里面张望,但结果却与太阳成集团tyc7111cc想象的相差极远。尤其在文化革命后期,管理混乱,设备陈旧给太阳成集团tyc7111cc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1988年在党的十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医院这块深深被计划经济制度、统筹医疗,行业管理禁锢的地方,开始苏醒溶化。当太阳成集团tyc7111cc作为一名职工再次踏上这所医院时太阳成集团tyc7111cc看到了它点点滴滴的变化。

  1995年门诊建起12层的门诊大楼;同年9月药剂科随门诊搬入新居,同样在一楼大厅门诊西药调剂小组,宽敞明亮的窗口一排8个,宽大明亮的窗口拉近了与病人的距离。药剂师微笑的接待每一位患者,耐心细致的交待服药方法、用量、注意事项,给病人与宾至如归的感觉。门诊中药房也不例外,顺利地搬入门诊三楼。尽管设备陈旧,但中草药、中成药结束了长期共存、混放,没有二级库的情况。中央空调也给中草药的管理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因临床需要,1996年又在门诊建立了干部中成药调剂室,干部西药调剂室。1998年医院投资为药剂科盖了3000平方米的药剂楼,西药库、中药库、药检室、制剂室、同时搬入药剂楼,从此药剂科(除门诊中、西药房以外)的全部班组搬出地下室。药剂楼的落成,也为今后药剂科的发展奠定了牢固的物质基础。同期门诊中药房也分期分批地更换了药品柜、调剂台。1998年住院中药房也搬到地上,几经变迁,终于随着医院改革的不断深入,服务理念的转变,以病人为中心,为方便患者取药,住院中药房与住院西药合并搬入住院部三层198平方米的大厅。

  现在已是2008年,药剂科又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今非昔比,药剂科的科学化管理在同行居领先地位。制剂产品目前供应北京市数十家医院,药理基地的建成为太阳成集团tyc7111cc院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住院药剂师培训基地的建立,为太阳成集团tyc7111cc院代培实习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为此药剂科的广大药师系统的编撰了大专生培训大纲,并为培训实习生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这几年药剂科的成绩有目共睹。

  药剂科目前已走出医院,走向北京,走向全国。

 

阅读全文